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华图教育 2020-11-29 10:33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也只能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时代在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习近平总书记把舵领航。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走好走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要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解决“三农”工作中长期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解读分析】

第一,坚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建设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组织和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在极其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组织的农民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村改革40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必须承认,在一些农村,恶势力、家庭势力、外部势力已经深入渗透。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重点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贫困化、边缘化的问题”。在一些农村贫困人口中,存在着“靠墙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生活”的现象,应该通过加强党对农民的组织和凝聚力来解决。农村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党手中。

其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经过40多年的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成果是建立了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管理体制。这个制度有三个要素:一是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第二,集体土地由农民承包经营;第三,集体团结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本质是党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根本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是根本,实现了土地与劳动的结合。集体土地由农民承包经营,集体取得的承包费等财产性收入形成集体积累,用于为以承包人为主体的集体成员服务,在集体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践证明,农村改革以来,凡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没有放弃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都比较强,干群关系和邻里关系都比较和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如何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都不能改变,耕地不能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能削弱,农民利益不能受到损害。”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明确了农村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底线,为“三农”工作找到了方向和途径。

第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民综合合作体系。家庭经营制度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后,如何应对小农户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党政机关农业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本思路是建立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40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有两大制度成果:一是农业产业化,基本模式为“公司+农户”;二是办农民合作社。2007年,中国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解决小农户入市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认为,中国农村应该走有组织的农村市场发展道路。根据这种规律性认识,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整合涉农部门服务农业资源,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宏伟构想。这一思想是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进和创新,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抓手,继续推进“三位一体”农民综合合作社体系建设。这种合作模式为农民提供了从生产到生活相互支持的各种服务。对于农民来说,交易成本最低,可以分享整个产业链从初级生产到二级生产再到三级生产的增值收益,可以成为党委、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赋予双层管理体制新的内涵。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振兴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农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解放思想,打通每一座山的道路,架起每一条河的桥梁,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壁垒,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全社会支持和发展农业的力量”。我们要借鉴4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继承农村改革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农村发展,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