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一个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能少,大家一起全面小康!”在今天的中国,摆脱贫困的任务任重道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指日可待,这就要求奋斗者努力奋斗,再接再厉,继续向着伟大的目标奋勇前进。“真正的把握可以克服困难,努力才能实现梦想。”是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是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让我们写一个平均每年减少1000多万人贫困的“最成功的扶贫故事”...回顾道路,伟大的中国船一路风雨飘摇,离不开砸路开山林的精神,离不开空谈误国、实干兴国的警惕。社会主义完了,新时代也完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面向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靠艰苦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靠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艰苦奋斗。”
二、【解读分析】
历史的发展总是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征途上还有很多“芦山关”、“拉齐奥口”;我们站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叉点上,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滚石上山翻越山脊的艰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落在我们肩上,人民在期待我们,历史在期待我们。长风穿越关隘,奋斗正逢其时。越接近目标,情况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我们努力,再努力,才能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不聊生,民享小康”的愿景变成现实。
努力,努力,需要保持“一心一意,越来越努力,勇往直前”的动力。为成功而奋斗。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脱帽,解决区域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到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所有立了牌的贫困人口都没有脱贫。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的关键时刻。怎样才能克服贫穷中的贫穷,贫穷中的困难,啃最坚硬的硬骨头?如何巩固扶贫成果,防范返贫风险?如何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任务?这些都要求我们不要放松正常的疫情防控,把精力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努力交出人民认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案。
要努力,要努力,就要保持“不幻想,不虚声”的精神。从路到简,重要的是做实事。一定要认清国家的大人物,强化责任,做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实;要加强协调合作,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匹配性,努力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沉入基层,努力务实务实,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只有保持扎实的抓力度,狠劲的抓力度,熟练的抓力度,勤抓不懈的坚韧度,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才能真正在危机中培育新机器,在风云变幻中打开新局面。
我们在千山已经走了几千里,还需要继续涉水过山川。亿万人民以必胜的信心、高昂的斗志和扎实的努力投身于新的历史征程。他们一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和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人类伟大的时间史上创造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