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用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华图教育 2020-11-17 22:34

一、【背景材料】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体系,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开放平台试点建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二、【解读分析】

开展国际服务贸易有利于外贸新优势的形成。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本身就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由于过去服务业开放程度较制造业低,而跨境运输、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商业存在等四种形式的国际服务贸易,其中三种都涉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因此,国际服务贸易本身包含了面向生产要素扩大开放的含义。

开展服务贸易有利于适应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增加服务的多样化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需求。在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需求已由可得性向多样性、精神快感等方面发展,而服务供给的增量更多地与需求相关,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促进国内服务供给的多样性。开展国际服务贸易有利于外贸新优势的形成。我国庞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优势条件,使中国的品牌和中国的标准等服务要素能够在商品贸易上承载出口,形成国际贸易的新优势。从全球来看,增值型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比重已高达49%,而按贸易量计算,仅为23%,表明许多“非贸易”服务要素仍承载在“可贸易”货物贸易中。举例来说,小米手机目前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并在其中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量位居本地市场前5位,而我们的研究显示,小米手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和销售模式与国内类似,这就是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在中国国内大市场中形成的销售模式,直接“外溢”到国际市场。这种微观层次上的“服务”优势,为中国贸易新优势在宏观层次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作用已开始超越贸易领域本身,影响着国内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例如,近几年在服务外包领域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外包“离岸转移”,原来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开始向离岸转移,向国内制造业提供服务,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出口。2006-2019年,中国在岸外包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从近零增长到近611.8亿美元,从近零增长到38.7%,而2015年这一比例仅为33.1%,在四年内每年增加1.4个百分点。它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优势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国内相关行业对服务投入需求的逐步扩大,而国外需求的不断减少,原为国外发包方提供服务的国内服务承接方,可以迅速开始向在岸发包方提供服务,这对国内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制造业以及货物出口的转型升级和服务贸易的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业外包领域的“离岸转移”可以说是国际服务贸易对国内产业分工促进作用的充分体现。

国际服务贸易在某些领域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要素的国际传播。近几年来,中国国内庞大而快速发展的文化市场,不仅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主要增量,而且也成为全球文化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吸引了全球化的文化产品加入到中国的文化元素中,向世界销售,进而推动中国文化元素走向世界。例如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加入了中国元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入并“迎合”中国市场,同时面向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放映,把中国的文化元素传播到全世界。这一过程既包括服务贸易的进口——例如电影,也包括服务贸易的出口——例如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由中国演员和中国拍摄团队合作,或者引进中国取景地甚至是中国的影视拍摄基地。

更多推荐

2019-2023中央遴选招录情况

2023-10-04 19:2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13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