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以“双驱动”支撑“双循环” 稳步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华图教育 2020-11-17 22:33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目标,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强调了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实现目标指明了方向。要实现2035年的长远目标,开个好头是最重要的任务。定期进行国民经济发展前景顶层设计,逐步完成初步任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即国际环境深度衰退,国际形势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同时,我们也处于两个战略机遇期,即做好产业,壮大实体经济,扩大国内市场,扩大创意需求,释放消费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应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起点上,夯实基础,积极探索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解读分析】

大力推进科技强国战略,进一步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力争在二〇三五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优质发展不能受制于人,首先要在科技上自力更生,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第一,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居世界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17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6倍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与欧盟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基于这一点,全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中心位置,以创新驱动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展望二〇三五年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将逐步实现。

优质的供给将进一步释放创新的、潜在的需求,以“需求驱动”全面支撑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中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逐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内部循环畅通。我们应该通过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来打通国内循环的堵点,解决核心要素流动的痛点,突破体制的结构性难题,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断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扩大内需潜力。当前,我国城市化率约为60%,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到二〇三五年约有3亿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以此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市场。

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出发点,坚持创新驱动和需求驱动相结合,以“双驱动”支撑“两轮驱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面对新一轮的全球增长,只有改革派进入,只有创新派强大,只有改革派胜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改革与创新,改革与需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用好关键一招,是我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法宝。可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使三农问题得到重点解决,最终走向优质高效的高质量发展。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