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透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华图教育 2020-11-10 21:14

一、【背景材料】

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优化医学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在诸多新的改革措施下,长期困扰中国医疗发展的慢性病,如医生匮乏、“唯纸论”等能否得到解决?

二、【解读分析】

扭转重治轻防全科医生和公卫人才成重点。我国目前有30多万全科医生,11.5万公共卫生医生。在新冠肺炎流行的考验下,基础医疗卫生防治能力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显示出人才短板。这暴露了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问题。目前医学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现象,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尚未完成,迫切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作为分级诊疗中担任基层首次诊断的主力军,全科医生培养从2011年开始,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科规范化培训体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至今没有建立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学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医学教育体系。

提出意见,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能力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专家指出,前者着眼于力,后者着眼于体系,反映改革措施的问题导向,兼顾近期和长期发展目标。例如,意见提出,3年内推进医学大学普遍设立全科医学教育组织,加强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等。虽然不能融合基层人员的职能,但教育和资质认定是分开的。创新发展应考虑培养既有临床资格也有公共卫生资格的基层医生。

针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意见,依托高水平院校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加强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医学院校与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医教研合作,3年内建设30个左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等。以预防为主,医疗结合,首先要从教育方面推进。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疾病对策中心研究生院副院长罗会表示,与临床医学一样,公共卫生也是实践性强的专家。公共卫生的核心能力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评价,必须在实践中培养、提高。从国家层面来看,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医生规范化训练制度,现场流行病学训练(CFETP)等实践能力训练是重要环节。优化人才结构大幅扩大儿科、麻醉等4种专业研究生。近年来,许多地方医院缺乏儿科、麻醉、感染、重症等专业医生,引起了担忧。对此,意见表明,2020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应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大大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

给不足专业的研究生阶段的招生带来倾斜和鼓励是个好主意。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来看,医学本科阶段着重培养知识的全面才能,研究生阶段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时期,只有学生本科基础厚,研究生专业精湛,才能培养口才所需的专业人才。高层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结构的新方向。意见对此提出,要推进基础与临床融合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支持八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博士后移动站。打破唯一论文趋势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迎来突破。我国已形成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有机联系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疫情大考下,医务人员实战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尤为重要。提出意见,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前者,意见非常细分的表现。例如,面向社会招聘的训练对象,在训练合格年在医疗机构就业,与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的本科学历临床医生,与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这些规定是临床实践引导人事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齐学进表示,随着改革措施的推进,将有力扭转医学本科毕业生重研轻临床、重学历轻能力的误区,将我国临床医生的训练途径真正转向以住院医生规范化训练为中心的正确途径。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