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华图教育 2021-03-29 10:43

一、【背景材料】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继新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之后,中央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部署。要从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的高度做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实施,集中力量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夯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二、【解读分析】

要坚持规划第一。农村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全局,投资巨大的工程。如果没有科学规划的引导,可能会成为劳动者损害财富的浪费,最终损害农民利益。要使这种惠农惠民战略顺利发展,取得实效,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的约束力。二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农村规模,注重完善农村社区功能。第三,坚持全球规划理念,突出城乡规划统筹,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

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中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偏远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供应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不匹配。实施农村建设行动,就是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补充农村基础设施不平衡的不足,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实现从有到优、从少到多的转变,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变。

要不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近年来,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但总体来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农村优质公共服务相对缺乏,农村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相对单调贫乏。实施农村建设行动,需要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努力。一方面,根据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着力解决结构性不均等化问题。另一方面,要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和互联水平,提高要素效率,促进城乡差异缩小。

要继续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改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待。由于长期重城轻乡,农村生活环境欠账多,基础薄弱,重建轻管等问题突出。实施农村建设行动,要着眼于农民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一是因地制宜,努力营造与全面小康相匹配的农村生活环境。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面貌改善为抓手和主攻方向,不断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二是着眼长远,全面建设适应现代化的美丽农村。统筹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乡村风格文明等。,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坚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使得土地、资金等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单向从农村流入城市,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实施农村建设行动,要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弊端,加快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的制度渠道,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振兴提供要素支持。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市场、释放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让群众真正参与,避免政府干、人民看的局面,提高农村建设水平。

乡村建设既要有现实的紧迫感,又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地方曾经有过偏差和教训。比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些地方做层层加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有些地方借机大拆大建等。,群众抱怨甚至叫苦不迭。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要遵循农村建设规律,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以农民满意度和承诺不承诺为衡量建设效果的基本标准。尤其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和农村大局的重大事项,更要谨慎安全,不能一刀切,强迫命令。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