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读

华图教育 2021-03-25 12:31

一、【背景材料】

近年来,一些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针对大学校园,开展虚假、诱导性网络消费贷款业务,诱使大学生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使部分大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尽快规范和整顿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市场,必须尽快出台《通知》,将重点放在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业务上,进一步强化放贷机构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精准“收割”的现象,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解读分析】

《通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通知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的监管和管理。第一,加强对高校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管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要求,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网络消费贷款,并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发放网络消费贷款。与此同时,组织各地开展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检查和清理整顿。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工作;在提高大学生财务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全面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建立日常监督机制等方面,要求各高校切实承担起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第三,做好舆论引导和疏解。对各地规范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监管政策进行网上解读和舆论引导;第四,加大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通知》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的发放规定了哪些监管要求?该通知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第一,规范放贷机构与外包合作机构的市场营销行为,要求放贷机构对大学生的身份识别及真实贷款用途进行严格审核,不得将大学生作为潜在客户进行营销,不得利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诱导性宣传等手段诱使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以及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不得将大学生推送到放贷机构。其次,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针对贷前审核和贷后管理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严格执行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制度,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信贷信息的及时、完整、准确地报送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第三,部署开展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检查和清理整顿。

《通知》发布前已经发放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应如何整改?该通知明确,对已经发放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首先要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制定整改方案,原则上不得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其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违规业务的排查,限期整改,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要求。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扶和管理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学校应切实承担起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首先,要大力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识。第二,不断完善扶贫救助工作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满足了临时、紧急学生的资金需求。第三,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密切关注学生不正常消费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努力做到早预防、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各高校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第一,堵塞漏洞,坚决抵制网络不良贷款。学校应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准确打击网络不良贷款,维护学生权益。构建实时预警机制,及时通过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等方式向学生发布网络不良贷款的预警提示信息,筑牢防范网。第二,打开大门,满足大学生合理的贷款需求;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高校学生、培训、创业的手续便利、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注重高校学生金融服务,积极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接,为有合理需求的高校学生畅通正常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以“好的货币”换“坏的货币”,着力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环境。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