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让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融得更深

华图教育 2021-03-16 12:17

一、【背景材料】

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依靠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纵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赋权,将进入更深更广的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进一步形成强大的优质发展新动能。

二、【解读分析】

近年来,不断上升的科技能力不断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增量和空间。从引领移动通信、核电等重点行业跨越发展,到推动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壮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加强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持。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网络、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1个自创区、169个高新区等。,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增长点、增长带和增长极...突出科技进步的巨大驱动力。

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既是立足于发展刚需,又是着眼于长远的大计。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迫切,无论是向科技解决方案还是回答问题,都反映出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的重要性。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还不够充分,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点,包括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完全自主,基础研究、原创研究相对薄弱;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供应能力还不够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能力不够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面向十四五,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必须使创新要素充分流向经济和产业的各个环节,引发深层次的化学反应。

科学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自我完善。要弥补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此,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共同基础技术供应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创造更多原创、颠覆性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根源和底层的东西还不清楚。因此,需要系统地推进基础研究与攻关,下大力气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后劲,从而更有力地创造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壮大新经济。

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实现优质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产业链创新能力。独立、完整、有韧性、有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独立和可控;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围绕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现代化链和补链,进一步鼓励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共同突破障碍,大力创新,使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更强,附加值更高,从而培育和扩大包括高科技产业集群在内的新动能。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