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背景下,做市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再次修订了《指导意见》,着重提高了市场报价质量和交易行为规范,更好地促进了外汇市场的有序发展。
二、【解读分析】
本指南主要遵循动态竞争、奖励与惩罚、规模稳定、标准透明、公开公平等原则,修订后的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做市商结构优化。充分利用综合做市商的优势,不再分产品设置做市商,鼓励各做市商提高综合交易能力。
第二,简政放权,将做市机构的准入退出管理下放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降低准入门槛,支持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报价,提供流动性。
第三,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强化日常监管、检查和评估,引导做市商减少对交易量的依赖,注重提高报价质量和提供流动性。
第四,重视做市商责任。进一步强化做市商依法做市、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明确做市商依法履行的义务,包括报价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浮动幅度,遵守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相关自律规范,积极引导客户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
银行间外汇市场如何影响做市商制度的完善?首先,市场结构会更合理。在延续“做市商-尝试做市机构-普通机构”三级竞争分层体系的基础上,银行间外汇市场将实现结构优化。一是综合型做市商,其类型多样,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外汇市场的发展状况,现阶段暂定有25家做市商,今后还会根据外汇市场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是针对数量较多、较为活跃的分产品尝试做市。三是普通机构数量众多;其次,市场的流动性会更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做市商结构,扩大做市力量,规范做市交易行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做市商的报价质量和流动性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