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时代在变,万事万物都在变。中华老字号“马应龙”跨界卖口红;“国民奶糖”大白兔进军彩妆;新兴科技企业小米生产签字笔;企业热衷于“联名款”……近年来,在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相对低迷。产业发展遭遇挑战。但企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秉持跨界思维,打造跨界赛道,增加企业厚度,减少运营风险,实现转型升级。
正如熊晓鸽所言:“跨界亦是无界。”它是用新的连接完成自身飞跃,跨出舒适区,界定新状态。同时,跨界也可以打开新世界,让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拥有无限可能。一方面,企业跨界能够领略不同行业魅力,融合资源,获得新力量;另一方面,跨界也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结合互联网思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此外,对于个人而言,跨界有利于激发个人潜能,保持学习和工作热情,实现自我超越。
但是,“跨界”就一定能成功吗?其实未必。在跨界过程中,有人“浴火重生”,有人“失足成恨”。例如,有的企业没有坚持品牌定位一致性,有损“企业文化”;有的企业坚持“网红思维”,只为博眼球,有损“品牌形象”;也有的企业只重“流量”,不重“质量”,有损“产品口碑”……由此可见,“跨界”虽好,“无界”可嘉,但如何防止“踩空”同样重要。
首先,树立“跨界”思维,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打造跨界“好产品”、“好口碑”。“跨界”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例如,房地产企业利用资金优势,跨界投资实体书店,将“财富”融入“书香”,利用无界盲选、盲盒经济等新思维,实现转型升级与多元化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建设新力量。
其次,理性看待“无界”,发挥跨界优势,但不盲目、不跟风,防止“踩雷踏空”。一方面,“无界”给跨界带来无限可能,激发传统产业潜能。但另一方面,“无界”不等于“毫无边界”,更不能盲目跨界。例如,有的跨界缺少经验与积累,最终“铩羽而归”;有的跨界盲目追求资本经济、流量经济、网红经济,缺少有品质的产品,最终“无疾而终”……因此,做好跨界不仅要用好“外脑”,更好修好“内功”,拿出经得住历史与时间考验的产品。
正所谓“无用方为大用”。成事之要,关键在人。跨界工作要落实到人、落实到企业家。唯有秉持敏锐的洞察力,坚持“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实干精神,努力满足市场与消费者需求,才能真正从“跨界”走向“无界”。
扫码联系华图遴选老师,获取各地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相关产品推荐:2024年遴选公务员笔试鱼跃系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