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牢记领袖殷殷嘱托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3-29 23:50

牢记领袖殷殷嘱托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楼阳生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粮食生产高度重视,2014年5月,在河南视察时叮嘱我们,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2019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河南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2019年9月,在视察河南时强调,要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今年5月,在赴河南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赋予了河南光荣的使命,为我们抓好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全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过1300亿斤,2020年达到1365亿斤。今年全省夏粮总产760.64亿斤,单产445.43公斤/亩,均居全国第一;秋粮生产虽受历史罕见特大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年粮食产量仍达到1308亿斤。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抓住耕地这个根本,坚持推动藏粮于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不懈地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一是严守耕地红线保粮田。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全省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把有限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1.14亿亩以上,基本农田稳定在1.02亿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二是提高耕地质量保产能。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任务,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10万亩,把更多“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平均每亩耕地提升粮食产能150斤。同步抓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426万亩,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3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三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保命脉。始终把水利作为粮食生产的生命线,实施小浪底南岸灌区、小浪底北岸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疏通农田水利的“毛细血管”,今年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929个、年度投资1072亿元。

二、聚焦种子这个要害,着力推动藏粮于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今年5月视察河南时又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河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聚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

一是加强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了神农种业实验室,谋划建设“中原农谷”,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构建现代化商业育种体系。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研究应用,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二是强化创新应用。建立大联合、大合作的农业科技发展新机制,建设26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22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构建12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建8个国家级、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效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3%。

三是提升装备水平。建设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推动农机装备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全省拥有8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21.4万台、联合收获机械超过30万台,均居全国前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3%,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大力发展优质小麦,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每年投入20亿元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一是稳步扩大面积。提前发布强筋、弱筋小麦品种目录和适宜种植区域,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强筋、弱筋小麦,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1533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8%。

二是建设生产基地。在全省选择40个县,每县每年支持400万元,建设10万亩以上高标准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推行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带动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

三是推进订单生产。发挥用粮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率在90%以上,每斤价格较普通小麦高0.1元左右。

四、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低碳循环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河南坚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生产和生态的关系,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

一是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行业标准制修订,实施对标达标提升行动,省级农业地方标准达510个、市县级技术规程1000多个,创建国家级安全县18个、国家级安全市2个,全省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共2711个。

二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8个县开展节水增粮增效示范。推进农药减量使用,引导各地整县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减少化肥使用量,在6个县开展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在18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6个。

三是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24个县开展绿色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着力解决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废水乱流现象,全省备案的4.1万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达97.89%。在26个重点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以秸草代粮、用秸草换肉(奶)”的产业利用转化之路,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8%。在全省开展超薄农用地膜专项治理,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0%以上。

五、持续推进“三链同构”,提高产业质量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三链同构”,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是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全链条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以粮食产业为主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304家,实现营业收入1.16万亿元,是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河南生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

二是着力提升粮食价值链。积极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出三全、思念、白象、想念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25个国字号、821个省级农业品牌。在驻马店市连续举办24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强与北京新发地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合作,与拼多多、永辉超市、上海聚鲜网络等多个平台签订了产销协议。

三是积极打造粮食供应链。着力完善现代仓储物流体系,全省粮食仓容突破9200万吨。实施“绿色储粮”“数字豫粮”工程,建设96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365个智能化粮库。畅通粮食流通渠道,充分发挥中原地区交通优势,打造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越来越多的“豫字号”农产品通过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走出国门,丰富了“世界餐桌”。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两个确保”奋斗目标,作出实施“十大战略”等重大部署,其中一项就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将牢记领袖嘱托,继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建设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打造口粮生产、粮食储运、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期货“六大中心”,让河南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努力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更多推荐

一张图带你解读2024河南省市直遴选公务员!

2024-01-16 10:09

2023河南省市直遴选面试如何把控好作答时间?

2023-04-11 16:14

【地方遴选政策理论】河南启动“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

2021-12-31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