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营造线上线下育人场域,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3-21 22: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借助智慧教育、多媒体平台,依托大中小学段、家校社平台,营造全时空的文化教育环境。

一方面,以智慧教育赋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结合3D、AI、全息技术等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的音视频、图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在多维环境、多重渠道中感知传统文化。将实体场景与虚拟空间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资源,借助文化在线课程、网络文艺展演、数字馆藏展览等课程资源,依托教育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虚拟平台开设网络公益公开课,促进优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引导青少年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看待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另一方面,要凝聚校外导师力量,提升全员育人优势效能。要积极拓展校外育人空间,挖掘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迹等场馆的育人功能,邀请“五老”、文化名人、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社会育人力量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构建校馆融合、校研融合、校企融合的育人模式,不断满足青少年的求知需求。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让青少年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基本脉络与发展趋势,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与文化认同。

此外,构建学段协同、校社联动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学习共同体。要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构建大中小学段融通互动、家校社协同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坚持系统思维,拓展学校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机渗透,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引导青少年在全环境育人场域中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营造线上线下育人场域,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

更多推荐

【遴选热点】科技创新中存在哪些问题?

2024-05-23 16:26

公务员遴选考试应该提前多久备考?

2024-05-09 16:39

【遴选备考】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

2021-02-03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