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3-17 22:23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受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和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居民消费趋弱,特别是购房意愿出现20多年来的首次大幅下降、主动去杠杆现象增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或将呈现“内需表现强、外需相对弱”的格局,内需表现值得期待,尤其是被疫情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将得到一定释放。

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策可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通过稳就业、增收入政策扭转居民预期和信心,释放居民的超额储蓄,提振消费。信心修复是引导宏观经济供需正向循环的关键抓手,政策还需从改善居民预期、提振信心入手。持续关注居民消费需求数据,在回到合意水平之前,继续保持稳定就业形势、稳定收入信心的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可通过发放消费券、完善最低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优化个人所得税制等方式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配合货币政策提供充裕的流动性支撑。而且,这些政策宜尽早推出,从而减少“疤痕效应”的消极影响。

二是适时适度加大房地产需求端政策支持,聚焦居民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认房又认贷”的认定方式,租购并举,适度提高贷款买房扣除标准,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根据各地情况优化限价、限购、限售政策,促进居民购房意愿回升,进一步释放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潜力。

三是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转变消费场景,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6.7%,这意味着我国53.3%的人口仍是农民。当前,农民只是作为劳动力流入城市,其家庭人口难以跟随流动,农民的消费场景仍主要在农村,再怎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效果也是有限的。只有将农民转变成市民,将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转入城市,消费场景才会发生改变,消费才会提高,从而在中长期持续扩大内需。因此,要大力推动农民的现代化,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破除农民身份的不平等,将农民及其家庭的消费场景转变到城市,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更多推荐

从三方面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27 22:55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佛系青年,躺平族为何流行起来?

2022-01-13 10:5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规定解读

2020-11-04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