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2023中央遴选面试有哪些作答技巧?

华图教育 2023-03-13 18:26

通过笔试入围面试仅仅是阶段性胜利,对很多考生来说,面试的成功上岸才更具挑战,更是一场硬仗。面试的考察比较多元化,围绕公职岗位工作的一般职业能力进行六大专项题目的综合测试,其中人际题目是较有代表性的,考察内容比较贴近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但往往考生们的作答容易千篇一律,下面华图教育就带大家看一看人际题避免套路的作答技巧。

人际题目指的就是在虚拟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中,预设一定的人物关系,考察考生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处理人际矛盾和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注重问题分析。

人际题目最常见的问法是“你怎么办?”这使得很多考生对于人际题目的答题侧重都在具体解决人际问题的做法上,但实际人际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对人际问题对工作和对生活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基础之上的,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当首先针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表态,再谈具体解决问题的做法。这样一来,就能在第一时间让考官明白我们的出发点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比如遇到“和你一起合作的同事小李工作中消极怠工,你怎么办?”我们在答题之初首先告诉考官:“一起合作的同事的工作状态也是团队工作的一部分,同事的消极怠工极有可能是对团队工作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或者生活上遇到了麻烦,我都应该积极应对和帮助。”如此,让考官了解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方向,对后续的解决做法也更加认同。

第二,通过内容体现有效沟通

在人际题目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解决他人的问题,比如常见的有,同事的不合作、群众的不理解和投诉、与领导的意见不一致等等,这都需要我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很多考生在沟通上容易前篇一律或者只会讲大道理,这都容易让考官产生套路化答题的印象,导致低分。有效的沟通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内容体现的,在充分理解沟通对象的身份立场和当时的情绪状态,进而组织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比如遇到“单位同事不愿意下基层锻炼”我们的组织沟通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同事们很可能不了解基层工作的意义、对基层环境不了解、担心基层条件艰苦有畏难情绪等这样的立场和情绪,在沟通中要有效体现“向同事们说明基层工作不仅对单位的群众工作有益,而且对个人也是一次积累工作经验的宝贵机会;详细介绍此次下基层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消除同事的顾虑,也向他们讲明单位的政策,此次的下基层工作经历会作为今后职级评定和评优的一项重要参考,以此来鼓励同事们积极参与下基层工作”。所以有效的沟通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体现的,考生们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沟通对象的立场和情绪,答出沟通内容的个性化。

第三,不要盲目追求阳光思维

在作答人际题目的过程中有不少考生盲目追求工作中的阳光思维,在答题时一旦遇到与自己相关的人际矛盾就盲目自我反省,紧接着就是积极表态,答出“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能力,搞好团队协作”等诸如此类的标准化语句,千篇一律。面试答题中的阳光思维指的是不把问题预想成难以解决,也不把沟通对象预想成无法沟通,绝对不是遇到任何问题都盲目反思自己,所以在人际题目作答的过程中还是要敢于表达自己积极的个人想法,不要脱离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比如遇到“工作中领导的批评”,就可以真实表达“面对领导的批评,当时的心情是有些沮丧,事后静下来想想,领导的批评是有道理的……”面对表扬也可以大方的告诉考官“接到领导的表扬,我很欣喜,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这会让我以后的工作更有动力”诸如这类积极的个人真实想法是可以真实表达的,当然要把握好一个尺度,一些不符合公职人员价值观念的所谓真实想法,是需要我们考生去改变的,在考场上一定要有所保留。

总而言之,想要避免套路化的答题,针对于人际题目,一定要把握好问题分析、有效沟通和阳光思维的尺度,这三个答题技巧都是引导考生们能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出有自己个性化想法的面试题目,向考官展示出自己的实力。

更多遴选备考经验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遴选!

更多推荐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