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3-11 22:4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考古事业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为我们深刻领会考古学的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推动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把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作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百余年来,我国考古学在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取得丰硕成果,重要考古发现不断涌现,文物考古研究不断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古代遗址、文物遗迹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不断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清晰呈现中华文明的绚烂底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都,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70年建都史。一直以来,考古工作者根据北京地区历史文化遗存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北京从山前聚落、北方重镇发展为大国首都的历程,为全方位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为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支撑。北京考古延伸了历史轴线。通过周口店等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知道北京是中国最早出现古人类的地区之一,这为中华文明探根溯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佐证。新石器时期上宅遗址、雪山遗址等地的考古发现表明,北京与我国北方地区多地存在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琉璃河遗址的考古发掘,为西周时期北京地区的礼制、葬俗、早期城址规划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丰台区新宫发现的夏商周时期聚落遗址,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带环壕的聚落遗址。金中都考古发现了丰富的隋唐、辽金、明清时期遗存,为研究北京城的变迁提供了新材料。通过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的基本特征,这为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国拥有数以亿计的文物资源,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借助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研究视角,让出土文物活起来,让逝去的场景再度显现,引导人们更好认识历史、更好传承文明。新时代新征程,考古工作者要根据我国各地考古工作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学术研究为支撑,坚定文化自信,统筹做好考古成果挖掘、整理、阐释与传播等工作。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研究教育与公共服务功能,培育多元参与的传播主体,打造丰富多样的传播内容,创新融合传播方式,让文物考古成果走向大众。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打造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品牌项目,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更多推荐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