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在连云港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2-24 23:18

在连云港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 李小敏

同志们: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人大常委会正组织开展工作评议,同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的4件代表建议列为重点督办项目,由我牵头督办。这次,我和国强主任一行到连云港及灌云县开展调研,主要考虑连云港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比较明显、特色比较鲜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有较好的基础,也面临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全省有一定的代表性;灌云县在实现省重点帮扶县脱贫摘帽的基础上,获得2020年度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有不少经验做法值得总结。重点督办的4件代表建议之一,是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徐瑶提出的,来这里也是为了和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我们还邀请了徐州的夏军武、宿迁的李爱华两位代表一同参加有关活动。

昨天下午,我们在灌云县实地考察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脱贫致富奔小康等项目实施情况。刚才,雪龙书记作了介绍,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汇报了有关情况,基层人大代表、部分镇村干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分别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既有成绩的总结,又有问题的分析,也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为这次调研提供了面上的、点上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作为建议督办、工作评议的重要参考,吸收到相关调研报告、审议意见之中。

近年来,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一些重点工作有突破,令人刮目相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思路清晰,举措扎实,成果显现。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市县党委、政府负责同志都确定了联系点,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和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二是着力打造优势产业。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优质稻麦、海淡水产、绿色蔬菜、特色林果、农业电商、休闲农业等特色富民产业,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村,探索了富民强村的有效路径。三是注重强化政策扶持。组建连云港市乡村振兴学院,公选1000余名本土大学生回本村任职;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用地支持,实行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于村集体兴办的企业,县乡财政给予信贷贴息、税收奖励,金融机构给予信贷利率优惠,进一步激发了基层主体活力, 展现了新时代港城农业农村的新气象。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开创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是江苏全省上下共同的责任。借此机会,简要谈三点想法。

一、迈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乡村振兴的内涵外延,明确战略举措和工作重点。我们只有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才能增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想自觉,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自觉。

第一、从历史发展看,乡村振兴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带领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农业现代化”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战略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有了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第二、从目标定位看,乡村振兴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都与“三农”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优化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机制, 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确保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需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化、清洁化转变,发挥农业生态屏障作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需要繁荣乡村文化,提振农民精神风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确保“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的关键之举。

第三、从现实需要看,乡村振兴是现代化的坚强支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我省情况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9:1,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最多与最少比为12.2:1,苏北有些县既有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超50万元的村,也还有年收入不足1万元的“空壳村”。推进乡村振兴,能够释放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城乡经济循环,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融合,从根本上为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的变局,需要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从而稳住农业基本盘,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而发挥农村稳定器和蓄水池作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立足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重中之重科学谋划,系统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农业现代化、苏北农房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等,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立足新阶段,我们要切实担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坚决扛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一要驰而不息,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旨在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虽然我省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丰硕,但也要看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省定经济薄弱村和省级重点帮扶县的脱贫基础还比较薄弱,仍有一个平稳过渡的过程。一方面,要优化政策,在促发展上着力。在完善兜底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低收入农户及经济薄弱地区长效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要持续帮扶,在增效果上发力。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在帮助就业、引进项目、发展产业、培养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全面振兴转变。

二要聚焦供给,提升农业发展质效。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国家安全法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去年我国粮食进口创历史新高,约2800亿斤,相当于自产粮食总量的20%。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依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统筹推进,夯实“藏粮于地”战略基础。坚持以现代种业、现代农机发展为重点,推动农业科技革命,挖掘农业科技创新的增产增收潜能。有序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健全粮食主产区激励补偿机制,让种粮的不吃亏、有奔头。

三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开展乡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注重破解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注重硬件与软件相协调。坚持规划先行,把握人口流动、产业集聚、生活习惯的差异性,分类施策、分步实施。抓紧补齐短板,既要补齐生活性基础设施短板,又要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围绕城乡一体,合理定位县域城镇功能,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不断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要把握重点,推进数字乡村工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要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融入相关规划中,在既有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规划实施方案,并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引领数字乡村建设。要着力抓好农村“新基建”, 统筹布局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信息化主流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夯实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数字化水平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五要激发动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释放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能的有效手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好用活改革这一法宝很重要。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既要积极创新, 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又要严谨审慎,保障好农民基本权益。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和管理办法,加快“政经分离”改革探索步伐。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方面,要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动规模经营,同时要确保农民能及时、足额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审慎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权属清晰、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采取直接就地入市、异地整治入市以及新增入市等模式,通过出让、出租等有偿使用方式入市,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和农村服务业、公益事业项目,不得用于商品住房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宅基地管理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规范开展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增加农民财产收益。总之,深化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是要围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土地为牵引激发农业农村的发展动力和活力,让农民在城乡间进退有据。

三、实现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命在肩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衡量标准。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共同构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我省除了配套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规划,还相继出台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等多项政策文件,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起草工作也已启动。此外,人社部、财政部、水利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相继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国家、省、市、县四级乡村振兴局已经陆续挂牌。在此基础上, 全面形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格局,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工作推进力度。

一要扛起政治责任。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释放了重农强农兴农的重大信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样要扛起这个政治责任。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立法、决定、监督、代表等工作质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二要强化法治思维。以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为契机,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原本本学好法律法规条文。将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三农”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八五”普法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学习研讨、辅导解读等活动,广泛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普法宣传,营造学法律、促振兴的浓厚氛围。省市人大常委会相关专工委要系统梳理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落实,加大地方性法规立改废释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法制供给质量。

三要注重统筹协调。完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细化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改进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办法,健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匹配的考核指标体系, 细化落实法律规定的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统计评估等制度。落实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的制度,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压实责任,整合力量、统筹推进,努力开创我省乡村振兴新局面。

更多推荐

弘扬创新精神 深化改革创新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6-22 13:55

2023江苏省直遴选笔试如何科学备考

2023-05-30 17:43

【遴选考试备考】当选常州市长后的表态发言——在常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1-07-22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