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三点发力,努力破解乡村人才“三大难”问题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1-29 16:27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如今,农村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农业逐步迈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才优势在乡村振兴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乡村人才存量不够、素质不高、活力不足“三大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的隐忧。破解乡村人才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充盈人才“朋友圈”、搭建实践“成长链”、优化发展“生态圈”,打造形成队伍兴、黏性强、活力旺的生动局面。

充盈人才“朋友圈”,破解乡村人才“存量不够”难题。“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当下乡村地区容易人口外流,加之吸引人才的优势并不明显,“缺才”“少才”成为乡村人才的“第一难题”。激活乡村人才存量,应注重深挖掘,充盈乡村建设人才“朋友圈”,壮大人才基数。树立“以用为本”用才理念。乡村有着独特的人文特色、民俗民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须从大局、长远考虑,不仅需要“专业强、格局大、思维广”的外部人才做“加法”,还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土人才添助力。乡镇各级组织要善于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倾听群众心声,实地踏查需要。在用才举措上,尽量减少头衔、学历、性别、地域、年龄等刚性约束。围绕“一产一策”聚才举措。目前乡村各地新农业、新能源、新文旅等产业链不断发展,乡镇各级组织应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引才引智,通过摸底调研、自荐申请、行业主管推荐、拔尖专才评选、各类人才技能大赛等多渠道,把乡村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农创客”、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新农人”等各类实用人才纳入乡村人才信息库,按照实际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划分成生产型、技术型、经营性、社会服务型以及技能带动型人才等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推行“双招双引”揽才活动。推动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离不开科研能力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抓住优秀人才回流的契机,大力引才,将优秀人才集聚到乡村振兴一线。外出务工经商、开办企业人员等乡贤能人,他们对故土的发展更愿意投入感情和精力,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进,组建联络组,设立招才专员,建立驻点人才工作站,举办家乡推介会、老乡恳谈会等招商引智活动,强化与在外英才的交流与合作。

搭建实践“成长链”,破解乡村人才“素质不高”难题。乡村人才本领强不强、素质高不高、是否与岗位相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培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大小。因此,乡村人才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既要在人才的“存量”上下功夫,又要在人才的“强质”上加浓度,不当一只“跛脚鸭”。组织部门要准确掌握乡村人才的成长阶段和个人状况,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配合,搭建人才实践“成长链”,增强乡村人才成长机制的抗逆性、复刻性、推广性,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砥砺品质、增长本领、用当其时。聚焦以“才”育才,形成师徒制培育梯队。通过人才信息库选拔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各类优秀实用人才,聘请他们担任导师,实行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一对一”的育才模式,构建起“师带徒”“徒变师”梯次搭配的人才培养队伍,实现“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果。同时,对拥有“高精尖端”产业的乡村可以申请县区组织部门的支持,选派专业人才基层挂职,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带到乡村一线,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工作,形成“人才育人才”的良好局面。聚焦以“产”育才,构建链条式培训体系。乡村组织要依托当地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的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培植创新链、人才链。通过产业结对,开展“点对点”培训。组织涉农部门与乡村产业人才结对子,采用“知识传授+现场观摩+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重点进行实用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将更多长期躬耕的“老农户”培养成懂技术的“田秀才”。通过产教结合,开展“菜单式”培训。利用地方党校、农广校、各类人才培训基地等阵地,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课堂学”与“实践练”等交叉方式,因需分类施教。多措并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效应。集聘导师、外考察、内消化、多交叉等为一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聚焦以“研”育才,助力螺旋式上升发展。围绕乡村的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与地方高校及相关研究院开展产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依托项目合作开发,定期开展人才交流,不断完善产业技术人才培育体系。加大人才与企业开展重大课题项目联合申报、重大科研成果联合转化,开展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区、青年创业孵化园区等平台建设,为人才项目产业化搭建创业舞台。

优化发展“生态圈”,破解乡村人才“活力不足”难题。目前,一些乡村引进人才容易,但是留住人才成为难题,现实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部分岗位给人“一眼望到头”的感觉,没有发展空间;二是身处异乡,人才的“归属感”不强,在产生焦虑情绪时未能得到及时疏导、帮助扎根,久而久之在这些复杂心态下自然消极怠工、离岗离心。破解人才“活力不足”难题,就要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的“生态圈”,厚植发展沃土,全方位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精气神。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待遇上给予“盼头”。地方组织可设置人才的专项发展基金,专门用于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专利奖励,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同时对特殊人才要逐步完善在安家补贴、岗位激励、人才资助等方面的资助力度,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加强人才服务工作,在生活上给予“奔头”。坚持“人才有所需、组织必有应”,密切关注人才到乡村后的心理状态。在谈心谈话、培训补强和考评激励中疏通心中症结、打消人才疑虑,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打开拥抱农村的心门。同时,全面摸排人才需求,主动提供暖心服务,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服务以及创业投资、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在管理上给予“甜头”。组织部门要着力完善考评体系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氛围。定期开展系列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乡村名医、名家、名师、工匠等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表彰,让“埋头”者能“出头”。将在岗位上有突出作为、在群众中有较大贡献的人才发展成党员,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让“实干”者得“实惠”。不断讲好乡村人才故事,广泛进行宣传报道,让乡村人才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更多推荐

加强前瞻性思考,赢得美好未来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27 15:45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