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衫褴褛、交通闭塞”到“衣食无忧、四通八达”;从“只求温饱,不求更好”到“精神向好、追求享受”;从“田地荒废、草胜豆稀”再到“规模生产、欣欣向荣”,都反映出了“脱贫攻坚”已在我国农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也已经打好了基础。习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掷地有声地指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应向着人民生活的美好不断看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凝聚新的力量。
政府调控是助力脱贫攻坚,助推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从政策的制定落实到资金的划拨使用;从人才的技术支持到设施的完备保障;再从对象的精准识别到贫困的精准脱贫,在这些扶贫攻坚工作的背后都少不了政府的影子。放眼过去的粗放扶贫方式,政府只是单一的进行资金划拨等工作,却忽略了什么样的群体是需要帮扶的,什么样的地方是需要帮扶的,也忽略了什么标准的群体才能算作脱贫,结果就是导致扶贫对象不精准,容易出现公款乱用、脱贫再返贫等现象出现,扶贫效果不佳。反观现在,政府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脱贫见成效,效果更持续的扶贫新景象,也让乡村产业得到发展,人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因此,政府需要用好调控的这只手,为啃下脱贫的硬骨头凝心聚力,助推经济发展。
市场配置是助力脱贫攻坚,助推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政府的调控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乡村脱贫的问题,但是却依然会出现政府发展一个产业,大家就去一窝蜂的种植这个产业,导致扶贫产业发展同质化,无法真正实现有效脱贫。那如何才能避免这类现象出现呢,仔细剖析其原因不难发现,根源在于贫困户缺乏长远眼光,只能盲目从众。由此,就需要拥有长远眼光,了解基层实际的企业或者能人融入脱贫攻坚,不足贫困地区发展的“软实力”。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提到:目前,全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8万个左右贫困村,我们现在拥有2500多万民营企业,如果每300家民营企业中有1家帮扶1个村,就可以实现村村都有企业帮扶。对基层情况了解最深的其实更应该是一些能人、企业,他们拥有着商业的眼光,能看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因此,精准脱贫需要市场“赋能”,才能真正构建起经济发展的宏图。
说到底,脱贫攻坚就是一场“责任的长征”,要想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就必须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配置相结合,通力协作,才能让中国的经济获得新的增长点,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能够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