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华图教育 2022-11-26 19:54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山里野生菌卖得俏,海里水产品养得好,田里稻与虾产出丰……近年来,各地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单一种植,唱“林草戏”、念“山海经”、打“科技牌”,让更多自然资源产出多样美味,助力食物供给更多元,居民餐桌更精彩。

二、华图遴选考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群众获得更多营养产品。更好树立大食物观,才能满足人民群众饮食需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育了世界近1/5 的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如何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就是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群众获得更多营养产品。更好树立大食物观,才能满足人民群众饮食需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树立大食物观,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有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人们的食物结构正在发生改变,食品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吃得少了,肉蛋奶消费量上去了;有机粗粮、特产水果、山珍海味等日益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树立大食物观,丰富粮仓、菜篮、油瓶和果盘,才能优化食品供给结构布局,让人们吃得更好。

时下,挪威三文鱼、泰国榴莲、西班牙火腿等外国美食,装点着中国人的餐桌。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供应链的稳定性,更要立足自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条件。让食物来源更广泛、食物种类更丰富,就要将目光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更好开发食物,逐步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树立大食物观,必须向科技要答案。时下,一个个食品新领域成为研究新课题。如何发展现代种业、栽培技术,让产出食物更优质;如何读懂山水林田湖草沙,让更多食品种类形成生态产业;如何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物品种生产方式创新;如何加强生产和市场的联系,形成稳定产业链……回答相关问题,需要多学科合作攻关,群策群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十年,杂交水稻让亿万中国人“吃得饱”,让“禾下乘凉梦”逐渐成为现实。相信不久的将来,来自山林大川、江河湖海的多样食物,将让14亿多中国人“吃得好”“吃得健康”,推动国民科学合理膳食,为健康中国筑牢根基。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答题跑题了怎么办?

2024-03-29 16:39

【遴选备考】在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03-03 13:55

【福建遴选备考经验】福建省遴选大作文要立意准,站位高,语言美。

2021-03-03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