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重要论述_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华图教育 2022-11-20 22:58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结合”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途径。

二、华图遴选考题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遵循。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是时间的承载。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年来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历史进程表明,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丰富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理念,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借鉴任人唯贤、选贤任能等古代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邦交之道,等等。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看,理论创新要深入研究回答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从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看,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在“两个结合”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与时俱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信仰科学真理,脚踏人间正道。当前,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向未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更重了。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必定能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重要论述

更多推荐

2019-2023中央遴选招录情况

2023-10-04 19:2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_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2022-09-15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