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11-18 00:21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圣地。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二字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至上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

“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句句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兑现了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创造性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针对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理念,热切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聚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新时代这十年,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正是因为我们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勇、应变求变之智、攻坚克难之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面向未来,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 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更多推荐

建设“首善区” 打造“新北城”,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未央力量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30 20:19

【遴选笔试备考】在市委八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2022-05-05 10:22

【地方遴选政策理论】史上最严“养犬令”

2021-10-25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