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接地气,施政才会有底气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9-23 23:30

饥荒之年,百姓粮食匮乏,不少人只能靠挖草根、吃树皮充饥,甚至还有人活活饿死。相关消息上报“领导”之后,这位“领导”大为不解——“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是一个发生在1700多年前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这位“领导”,名字叫司马衷。一句荒唐可笑的“何不食肉糜”,折射出不接地气、不了解实际之弊。

斗转星移,已是千载时光。时至今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作风漂浮,不接地气、不熟悉基层、不体谅基层干部群众等现象依旧存在。

不接地气,话风文风也就虚浮而不实。这类领导干部,在各种讲话、发言中,不关心内容实不实,讲的是不是群众最关心的事。诸如“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亲自指挥、反响强烈、效果明显、广泛好评”之类的会议用语,成为串拼发言稿或工作总结的万能公式。无用的废话、漂亮的空话、格式化的套话、场面上的应酬话等屡见不鲜。

不接地气,在施政决策中则习惯“拍脑袋”。在部署工作之前,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出台政策规定时,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决策过程,没有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的要求。由此,“脑袋一拍,有了;胸脯一拍,干了;大腿一拍,坏了……”

不接地气,还体现在不体谅基层干部群众,“官本位”思想表现突出。有的领导,不顾客观实际,对基层设定过高的目标任务,且层层加码,让基层干部群众不堪重负;有的领导,热衷于各类华而不实的创建活动,对基层正常工作开展造成困扰。

凡此种种,危害不可小觑。不接地气,何以统筹领导各方,何以施政一方?

领导干部不接地气,本质上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要让施政决策接上地气,从根本上要恢复和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改变工作作风。

汉代先哲就已经认识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那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领导干部往往只对上负责,眼睛只往上看,不往下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民声民意,防止问题被隐瞒、真相被架空。只有俯下身子,走出机关大院,摆脱材料依赖,多让脚下沾些泥土,才能看到更多真问题,及时纠正为政之偏。

脚下接地气,胸中才会有底气!

接地气,施政才会有底气

更多推荐

【招录446人】2023吉林省市州级以上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数据分析

2023-10-09 14:01

以激励方式培养文明意识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6-25 21:26

【吉林遴选政策理论】吉林省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办法解读

2020-12-07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