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打破“硬指标” 造就“软幸福”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9-21 21:58

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特大城市,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庄严使命,也顺应了全国人民对美好未来和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同志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幸福城市,大力推进富民强市,持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型。它启示我们,今后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要素,不仅仅是GDP、人均收入等“硬指标”,还包括市民的幸福感、幸福指数等“软感受”。而且,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这种“软感受”还会超越“硬指标”。

建设幸福城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群体的幸福需求,必须从影响城乡群众幸福感的薄弱环节抓起,从改善民生、加快民富、促进和谐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政府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上项目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就业援助,深入推进贫困家庭子女关爱工程,大力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农户”等困难群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建设幸福城市,要作长期的艰苦努力。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不仅涉及就业、收入、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更涉及人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的程度。因此,建设幸福城市,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要紧紧围绕住房、教育、医疗、分配、交通、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领域,探索建立科学完整、有机衔接、相互配套的保障机制,既稳妥有序,又加速推进。

建设幸福城市,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便没有力量。城市是市民共有的家园,建设幸福城市,既需要加强党的领导,需要政府统筹规划和加大投入,更需要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建设幸福城市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才能真正建成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惠民生的核心,是满足群众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让生活美好,前提是要体会是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对城市依赖感和认同感,只有公民在城市中可以时刻感受“家”一样的温暖,群众的幸福感才真正提升,城市才不会成为一个冰冷的文明符号,而是一个充满温度的生活乐园。

打破“硬指标” 造就“软幸福”

更多推荐

儿童用药要更加精准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2-20 20:33

增强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19 20:51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31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