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信与用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9-15 21:34

信用,即信与用。“信”指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一种道德品质。“用”指使用诚信的手段、表现,它是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态度和做法,是社会通行的制度和规则。除此之外,“用”还有作用、效用之意,强调诚实守信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遵守信用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下更是中国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因此,我们既需加强宣传教育,也需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奖惩制度,最终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征信体系。

信用关乎个人发展、政府管理、社会和谐。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于个人而言,拥有良好的信用可以免押金租赁共享单车,可以享受就医优先,可以先诊疗后付费,节省时间、精力、成本,获得各项便利;而信用不佳,则会被列为“老赖”,在租房、贷款等方方面面尝尽失信的苦头。于政府而言,使用信用认证可以大大提高政务处理的效率,优化服务群众的方式。从原来的跑多次,到如今的“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这是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表现,更是“信用+”带来的巨大便利。此外,充分有效利用“信用+”,能够大大促进精准化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政府通过创新扶贫信贷,制定政策,做好扶贫服务。另一方面,贫困户凭借良好信用获得贷款,成功致富。

“信”是信用、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要激发这股“柔性”力量,就要利用教育、宣传等“柔性”手段,以诚信为重点,加强培育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诚信,一直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在当下,却出现个人学术造假,离婚率居高不下,收礼、拿红包现象频繁,各类诈骗案被持续曝光等现象,在这背后不难发现,小到个人层面,大到社会公德,都有诚信缺失的影子。因此,提升全民的诚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构建诚信社会,呼唤一种“柔性”的力量,全社会既可以通过“三微一端”、课堂教育等手段加大宣传引导,也可以通过各类诚信人物的评选活动,来进行教化。

“信用”中的“用”指的是一种行为,强调操作层面。而要规范各方行为,不仅需要“柔性”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刚性”的制度和规则,利用法律手段,完善奖惩机制,最终建立全覆盖式社会征信系统。捡拾最近的新闻,从最近发生的“奔驰女车主坐在车盖维权”事件可以发现,若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单纯依靠教育、引导,呼吁其加强自省,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就需要“刚性”手段。但就现实而言,我国征信体系覆盖人口少、领域单一、违法成本低。因此,应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将政府、银行、企业、社区、个人信息进行各方联动,建立全覆盖式的征信体系;利用征信网、税收等手段,丰富惩戒方式……

“信用”一词,含义颇多。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它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诚信社会的建设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吧!

信与用

更多推荐

202安徽淮南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进面成绩

2023-10-17 15:46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之文字表述不规范_遴选备考经验

2022-11-20 16:23

【遴选笔试备考】以更加过硬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2022-04-29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