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03 03: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但在农村,服务网点少、贷款门槛高、支付汇兑不便等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仍不畅通。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着力解决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明确建设理念。在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中,应按照民生金融、普惠金融、草根金融理念,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宗旨,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把政府惠民、便民工程与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比较优势,寻找农村实际金融需求与银行经营行为的结合点,探索服务“三农”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优化建设路径。在实践中,坚持政府引导、银行主导的可行路径。政府根据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站布局规划。同时,制定完善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的激励机制,如将农村各种补助款项、村集体征地拆迁款项发放等业务交由在当地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的金融机构代理,引导企业、村民、村集体到当地农村金融服务站办理存款业务。银行金融机构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自主管理;同时,紧密结合当地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创新服务内容和金融产品。

拓展服务功能。农村金融服务站有效整合村镇银行、自助银行、社区银行的功能,不仅能填补一些银行金融机构撤离镇村留下的服务“真空”,而且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民家门口,农民可以方便地享受存取款、汇兑结算、投资理财、贷款等各项服务,解决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村级组织帮助落实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点,主动维护经营场所安全,并充分发挥人缘和地缘优势,协助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和评定,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信用环境。

实现多方共赢。农村金融服务站充分利用现代远程通信技术、自动化设备、智能化解决方案等,仅需一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实现传统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全部服务功能,降低了建设运营成本,为银行金融机构实现商业可持续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金融服务站通过信用村建设,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推广“农户+征信+信贷”模式,通过“村民贷”等低成本服务产品,向符合条件的村民提供无抵押贷款,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门槛高的难题,使“三农”贷款渠道更加畅通。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助力格外重要。解决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既需要明确建设理念,又需要优化建设路径、拓展服务功能,更需要实现多方共赢。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农村地区变成金融投资的“蔚蓝之海”。

更多推荐

让党旗永远在祖国发展建设第一线飘扬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14 19:15

湖北省直遴选考试科目有哪几科,湖北省直遴选如何复习?

2022-09-27 14:23

【遴选面试热点】垃圾分类从倡导到强制的变化

2020-12-21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