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03 03:15

“决胜要有决心”,越是改革的紧要关头,越需要一把手顶住压力、担起责任,沉得下来、豁得出去

有人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中国最大的“一把手工程”。意思是说,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担负着推进深水区改革的最重要责任。这话有一定道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全力推动下,改革突破之大、进展之快,令人瞩目。这背后有着一条基本经验:集中精力谋改革,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改革落地生根,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就在于“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搞改革就会有挑战、有风险,回顾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一把手敢不敢啃硬骨头、能不能担起责任,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乃至成败。当年,万里主政安徽,支持小岗村的探索,小岗人说:“有人打官司要告我们。”万里回答:“这个官司我包打了!”习仲勋主政广东,提出创办“贸易合作区”,可谓石破天惊,让广东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今天,改革抢滩攻坚,同样需要一把手站出来,把荣辱得失放在一边,带领大家挑起千钧重担。

一把手抓是责任、是使命,不容含糊;抓一把手是手段、是措施,必须坚持。一把手抓,抓什么?一是抓思路,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二是抓调研,拿出来的方案要有底气、接地气;三是抓推进,时不时给大家拧拧螺丝、敲敲脑壳;四是抓落实,要知难而进,不能畏首畏尾。抓一把手,怎么抓?要给足激励,对于敢改、会改、能改的,容错纠错、鼓励激励,放手试、大胆用;要明确责任,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敷衍塞责、延误改革的,严肃问责;要加强督察,对推动改革查哨查铺,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一把手抓改革落实,要亲力亲为,而不是“轻力轻为”。站在一线、扑下身子,是改革者应有的姿态。现实中,有的人抓改革积极性有,但满足于“一文、二会、三总结”;有的人虽然挂名负责,但见首不见尾,导致一些改革任务执行不下去。作为一把手,要常问自己该掌握的是否掌握了、该推进的是否推进了、该承担的是否承担了。国企改革,如果不能把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实际情况“两头吃透”,就是空谈;脱贫攻坚,倘若连贫困地区都不去走走、贫困原因都答不上来,就是失职。改革不是悠闲地散步,而是要走上坡路、涉险滩,主要负责人不能一马当先,怎么带领党员干部冲锋陷阵、闯关夺隘?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改革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内部,一把手不能总想四平八稳、左右逢源,不能总是患得患失、优柔寡断,把改革方案磨成一个一个圆蛋蛋。面对非议和质疑,只要大方向正确,一把手就要敢于为改革者撑腰。如三明医改,调整医药目录、压缩药品价格,动到一些人的奶酪,出现过质疑的声音。最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的“一把手”挂帅职能,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这一经验,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做了总结提升,让改革者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一把手的“一”像一根扁担,前头挑着改革路径的擘画,后头挑着落实蓝图的行动。改革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各级主要负责人需要有主体意识、主角意识、主场意识,负起责任用心干、开动脑筋创新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才能让改革落实掷地有声,才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备考】工作关系处理题答题注意事项

2024-04-25 14:55

2024河南公务员遴选考试五大高分技巧

2024-01-09 20:02

【遴选备考】在政协第十届汤阴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21-03-27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