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创”出就业潜力,“扛”起民生责任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7-28 09:47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他强调,要出台更多鼓励就业创业的措施,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说明,就业数量增长与就业质量提升同等重要。因此,要稳定就业,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稳定就业,方能解民生之惑,暖民众之心。解决就业难题,才能为稳定发展提供土壤。以农村为例,农村空心化之所以形成,关键在于村民的就业难题在本地得不到解决,只能外出打工,以致于留守儿童教育、留守老人养老、医疗问题频发,乡村振兴缺乏人才支持,成为基层发展繁荣的挑战。农村要发展,保证本地就业是关键,城镇亦是如此。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要不断增加就业收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与政府、企业、民众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稳定就业,方能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我国各地将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展“稳就业”行动,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兜牢民生“底线”,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而创业则能带动就业,成为新经济下的新探索,近年来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压舱石”。在创业创新过程中,企业是重要一环。企业稳则就业稳。因此,除了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还有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费率降低,只有一系列“减负”措施纷纷落地,才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力闯关,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起点上,我们当坚定信心,未雨绸缪,为就业添上稳定飞翔的翅膀,让民生获得最大的保障,只有如此,才能积聚坚实的风险抵抗的力量,力争在民生保障中有新的起步。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遴选大作文黄金框架及高分模版

2024-04-01 16:41

2024四川省直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哪些内容?

2024-02-28 16:45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