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笔试备考】 环保与发展 并非“针尖对麦芒”

华图教育 2022-04-18 10:56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来自瑞典的16岁女孩格雷塔·通贝里成为了世界环保界的“名人”。她逃学并来到瑞典国会大楼前,静坐抗议气候变化;她在“青年气候峰会”上痛斥全球领导人对气候变化没有采取行动,指责他们夺走了孩子们的梦想和童年;她号召全世界青少年在每周五的时候罢课,以此来逼迫成年人关注气候问题……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女孩,变成了全世界闻名的“环保使者”,一些西方民众也对她趋之若鹜。听起来像是一个觉醒了环保意识的小女孩,在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但翻开故事的表面,背后隐藏的却是并不值得赞同的“环保”。

环保并非不值得关注,但关注环保的方式应该更加务实。真正的环保,是中国甘肃八步沙集体林场,六个老人从1981年到现在,建造了30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他们的后代接过父辈的铁锹,带领群众封山育林37万亩,植树4000万株;真正的环保,是5亿人参与、覆盖11万公顷荒漠化土地、被联合国环境部署正式授予“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的蚂蚁森林;真正的环保,是正在推广的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节能减排的共享单车、不断扩大覆盖面的公共交通网络。真正的环保,从来都不是虚假的呼喊号召、不是自我陶醉、不是只说不做的表面功夫。

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应该是处在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和环保两项工作相辅相成,并不存在对立的矛盾关系。环境保护问题是伴随发展而产生的问题,因此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够解决。环保固然重要,但环保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给人们更好的生活,若舍弃发展只重环保,无疑就是走了极端。古语有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走极端、追求平和的中庸之道,才是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不适合处理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问题,追求极端的环保而牺牲发展的是最大的错误。

环保,需要的是环境保护的理念、严格的监管控制、全面有效的政策。环境为发展提供条件、发展反馈环境保护,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让人们拥有可以乐在其中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