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关于优化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解读

华图教育 2021-06-18 17:12

一、【背景材料】

优化公证服务是深化配送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经营环境的重要举措,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便人民生活、促进服务经济社会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制度,完善机制,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地造福企业和人民,司法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查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地造福企业和人民的意见》。五月十九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文件,最近将以司法部的名义正式发布。

二、【解读分析】

为了解决办理公证的困难、复杂、缓慢问题,促进公证工作方便人民,考虑到公证服务的特点,一方面要保留合理的证明材料,避免为不真实、不合法的证明事项出具公证书。同时,清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减轻或减轻当事人的负担。《意见》主要提出了减少公证相关证明材料的四项措施。

第一,全面实施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公证需要哪些证明材料实行清单制,坚决清理没有明确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依据的不必要证明材料。任何能够通过个人有效证明和部门间信息共享验证的证明材料,不得让当事人重复提供,杜绝循环证明和不必要的证明。梳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明确的高频公证事项所需的证明材料清单,在今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示。8月底前,司法部和公证协会将向社会公布这些高频公证事项所需的证明材料清单,并及时动态调整和增加。

第二,加快数据共享。依托国家综合政府服务平台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公证所需数据共享和在线查询验证。目前,许多办理公证所需的数据,如人口基本信息、婚姻状况、收养、房地产登记、房地产开发、房屋交易、公积金、企业登记等。,可以通过共享政府信息资源获得,当事人不能再提供。加快公证行业内部调查和证书使用部门之间的数据应用,扩大电子公证书与使用部门的对接范围。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大部分公证机构与人民法院、仲裁、住房和城乡建设、住房公积金、房地产登记等部门和机构的发送、查询和对接。2022年,所有公证机构都要完成对接工作,为办理公证业务提供有效的信息验证手段,让数据多跑,让群众少跑腿。

第三,实行一次性通知制度。公证机构必须明确告知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材料、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减少现场排队时间和往返公证机构的次数。办理公证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包括注意事项,一次通知当事人,避免当事人反复跑步,让他们知道怎么做。

第四,探索实施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高或难以获得的公证事项,实行通知承诺制,企业和群众不再按规定提供证明材料。该工作将由省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当地通知承诺的范围,并于2021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在实行通知承诺制度的同时,司法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将公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将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虚假材料和虚假承诺的行为信息记录在信用记录中,并依法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向社会公布。一旦做出虚假承诺,相关主体不得再次适用公证材料的通知承诺制度。这一方面保证了减少证明,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通知承诺的真实性。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