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方法路径

华图教育 2021-06-18 17:08

一、【背景材料】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标杆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和政策的协调统一,不断提高各地区和行业的内在统一性、互补性、相关性和协调性,进而有效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关联畅通,为建设新的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解读分析】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有效提高工业技术发展水平,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建设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将有助于从多方面优化市场环境,使企业有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强对创新要素的支持,提高创新效率;能有效降低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的制度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创新收益;能有效打破制约技术要素在不同地区有序流通的各种束缚,促进跨地区技术溢出。

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着眼全局系统规划,坚决打破区域间的利益壁垒和政策壁垒,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坚持平等准入、公平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不断完善有利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各种制度机制,特别是避免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利用各地的资源禀赋,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发展。坚持破立结合,加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仅要着眼于打破阻碍国内循环的各种制度机制障碍,还要着眼于建设有利于促进统一大市场的规则体系。要加强制度、政策和思想观念的引导,加强市场领域的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和执行的协同性。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配送服务改革,不断加强事后监管,增强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建设和维护国内统一大市场意识。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需要多方协同推进,不断提高统一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一,加快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建设。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确立竞争政策的基本地位,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不断提高地方质量、标准、计量、商标、专利等领域规则的统一性,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识别体系,修订和完善一批国家标准,加强国际标准的采用。第二,提高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加强骨干线网络运输能力,打破主要城市现有运输能力瓶颈,促进港口群体联动合作,构建高水平航道网络,促进区域港航协调发展;完善区域交通协调监管机制,加强交通联合执法;加快建设高水平、统一的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统一标准、界面和规则,不断提高区域间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和信息互联水平。另外,要加快全国性、区域性交易中心建设。第三,建立协同治理的市场监管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政策执行协同性,建立健全跨区域市场监管全方位合作机制,完善跨区域行政执法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跨区域综合执法;共同开展环保、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合作,加强执法联动;加强工商、知识产权、海关、邮政等部门的执法合作。第四,建设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完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流动渠道,加快建立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的协调衔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监管的全面性、一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本制度和标准,促进数据资源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利用。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