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关键在大写“人”字

华图教育 2021-05-19 09:40

一、【背景材料】

36.09%、49.68%、63.8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新世纪以来全国人口调查公报的城市化率画曲线,七人普显示的城市化率无疑完成了决定性的一跃。

二、【解读分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数据,大陆地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的乡村居住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第6次人口调查时的49.68%相比,中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下,千百年来乡土中国日益发展为城镇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675万增长到2020年近3.8亿。特别是近十年来,流动人口增长持续加快,增长近70%。人口流动的活跃使中国城市化保持快速状态。2020年,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为3.31亿人,流动人口整体占比达到88.12%,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市化取得了显着成果。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城市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构建新发展结构的重要支持,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有助于振兴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尽管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历史成就,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特别是以稳定工作安居为方向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需要解决更多问题。

只有少设限,新市民才能留下。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顺利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定居的目标,但受各种体制机制和保障条件限制,一些新市民仍难以在大城市定居。下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宽城市定居限制,健全人地金钩机制,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复盖未定居常住人口,切实维护城市定居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使新市民的安居不受薄户籍的束缚。只有授予渔业,新市民才能稳定。新型城镇化不是土地的城镇化,而是农民上楼就成了市民。城市因产业而繁荣,市民也因乐业而安居。促进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以智能制造、家政服务等雇佣矛盾为焦点,强调行业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为更多新市民服务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一起发展。只有融可以让新市民过得很好。农民进城了,孩子能享受和城市娃娃一样的教育吗?老人和城镇老人一样有老年卡,可以享受同等的养老服务吗?生病的清算可以从新农协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吗?健全农转非人口市民化机制,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应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让支付与农转非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提升新市民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