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以区域协调发展夯实新发展格局根基

华图教育 2021-05-18 15:35

一、【背景材料】

习总书记指出: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结构。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各区域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顺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为构建新的发展结构奠定基础。

二、【解读分析】

充分挖掘比较优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种因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促进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结构。产业和人口集中的优势地区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需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坚持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强的地区,充分体现生态价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业主产区战略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加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建立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各地区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可以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培养更多独特的技术。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产品水平和等级。实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好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从成本优势、速度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实现产品增值提升。支持农业主产区在品种培育优良、质量提高、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支持生态功能区结合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的是构建有效的体制机制,激发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施年度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度,提高土地管理灵活性,推动土地规划指标更加合理化。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加快生态损害人赔偿、受益人支付、保护人获得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促进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相当,保障各地区人民享受区域协调发展成果。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