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背景】
近年来,福建省校园服饰行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8年,惠安县被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称号,创建了“全国学生装南服研发中心”、“全国学生装南服新同兴研发中心”、“东华大学-海丝新梦园-时尚校服研发中心”等多个研发机构,企业生产的100多件产品获得专利授权。2010年,石狮市被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校服产业创新基地”称号,建立了中国校园服饰专业市场,举办了2019年和2020年中国校园服饰国际博览会,举办了首届全国校园服装设计大赛,校服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和“闽派”校服的品牌效应更加凸显。此外,福州、龙岩等地也加快发展校服、工装等服饰产业。为了加快福建省校园服饰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福建省现代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省工信厅、教育厅、商务厅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园服饰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
二、【解读分析】
第一,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利用现有福建省服装和服饰产业的配套优势,扶持一批校服龙头企业,策划引进一批校服龙头企业,提升存量,挖掘增量,培育和扩大产业规模。对于首次生产校服的企业,如果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15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地方工信部门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可以从省级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加强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强化园区基础设施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鼓励园区和集群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技术研发、创意设计、品质检测、集中采购、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等服务能力,促进集群资源共享。指导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创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对被列入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三,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校服企业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制造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50万元奖励。通过共享生产线和供应链资源,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对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融合发展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继续推动校服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再生纤维等原材料,建立废旧服装原料回收利用体系,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
第四,在创新营销渠道方面取得进展。积极鼓励学校服装生产企业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快培育网上销售、现场带货、现场体验等新型零售业态,发展网红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等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协助省行业协会等单位赴国内外知名专业展会举办“福建校服品牌展示会”,组织校服生产企业参加展示会。各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校服采购管理,建立健全校服招标采购机制,加大对校服订制生产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引导学校提高产品的品牌和质量要求,采购优质产品,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在石狮等地率先开展了少先队队服、教师服的示范试验,推动了少先队队服的发展与普及。
第五,强化品牌质量建设。指导企业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争创省级、国家级“质量标杆”,对新获国家和省级“质量标杆”的工业企业,分别奖励80万元、30万元。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引导标准建设,提升行业话语权,对参与标准制修订的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加强品牌建设,打好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做强“闽派”校服品牌。
第六,加强对创意设计的支持。我们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对接研发、设计高端要素,开发出更具民族文化底蕴、时尚性、个性化、功能性和绿色化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指导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建立设计机构,引进优秀设计人才,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50万元和80万元奖励。协助各地区举办校服设计竞赛,并将校服设计项目纳入“中国·海峡工业设计大赛”。积极推进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的试点和示范,支持申报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