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环保问责动真碰硬,整改也要抓紧抓实

华图教育 2021-05-17 10:49

一、【背景材料】

针对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监察组通报的保山市污染治理不足等问题,前几天云南省纪律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向4个责任部门通报问责,向保山市委书记杨军等7名省管干部和12名处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提出问责。在环境保护监察的剑下,立即发现问题,有力解决问题,认真调查负责人,表现出动真硬的态度,表现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二、【解读分析】

第二届第三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监察组进入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等8个省区以来,已经确认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云南保山每天约4.5万吨污水直排母亲河东河,东河成为纳污河广西崇左报告国家黑臭水体管理任务的5个池塘,4个填补河南郑州、开封等地市无视水资源,以黄调蓄灌溉、民生供水为名,大量引用黄河水做人工湖……从报告案例来看,一些地区环境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生态破坏情况令人心痛。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破坏了一些地区的群山,严重污染了河流。

在中央三令五申、环境保护管理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依然有地方不作为、慢作为、不负责任、不碰硬、欺、欺诈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负责人难以责备。正因为如此,通过问责强制履行责任是环境保护监察问题的意义。从反馈情况来看,中央环境保护监察提名通报太平湖流域局部生态破坏问题仍然突出后,安徽省委书记和总督首先赶到现场,监督问题整顿,迅速拆除相关违规建筑。山西省对环境保护监察提出的问题,立案调查9件,拘留20人,约150人,责任94人。通过问责,各地重视环境保护,扭转错误的业绩观念,有助于有力抑制破坏生态的行为,压实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生态保护。

问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央环境保护促进发现问题、整顿问题,旨在激发各地执行的积极性、积极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目的性、有效性。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成绩显而易见。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没有认真执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口号多,推进执行少,自己违反阳奉阴。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有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定力不稳定,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交换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急于进行项目。这些与中央要求、大众期待不符,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有很大差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巩固蓝天、碧水、净土防卫战成果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由之举。特别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各级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和逼迫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