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破解基层“用药荒”应加强政策设计

华图教育 2021-04-29 10:51

近段时间,一些地方的基层医疗机构遭遇“用药荒”。例如有媒体披露,大医院医生在基层帮扶时,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只能使用 20世纪 60年代进入市场的复方利血平,没有其他更加对症的药物可选,帮扶专家不得不将病人带到大医院开药。也有专业人士反映,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面临诸多限制,能够配备的常用药种类不多,阻碍诊疗服务有效开展,由此降低了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可度。那么如何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呢?

过去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混乱,因此不同部门先后出台政策加以整治。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受到三大因素塑造:一是基本药物目录,二是医保药品目录,三是招标采购工作。

首先,卫生行政部门对政府举办的基层、二级、三级医 疗机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占比有明确要求,分别为不低于

90、80和60,政策留给基层选择非基本药物的空间十分有限。其次,医保部门出于控费目标和防范大处方行为,对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使用医保药品的权限、额度和适应症都有 严格限制,否则不予报销。例如 2020年新版医保目录中 72个中成药就有患者和适应症限制,同时 40个中药注射剂只允许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这对于规范辅助用药当然具有 一定意义,但客观上造成基层用药空间进一步缩窄。此外, 省级药品招标采购对医疗机构有完成用量的考核,后者会充 分考虑其自身特征提出需求,例如根据本院优势科室情况, 采购向日常用量大的药品倾斜,小众类药品往往难以顾及。 上述政策汇集到一起,基层自主用药空间就所剩无几。

如同居家做菜,家人有的要求少盐、少糖、少油,有人提出低脂、低热量、低碳水、低胆固醇,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合到一起限制了做菜的自由发挥空间,饭菜不容易可口美味。由此可见,基层“用药荒”的成因既不是药企供给短缺,也不是患者需求不足,而是多头政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挤兑了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自主性。

“用药荒”的负面效应十分明显。其一是基层缺少对症药品,可能将患者重新推往大医院。这既增加了患者就医不便与经济负担,又冲击了分级诊疗体系,双向转诊在现实中困难重重。其二,有些创新药既不属于基本药物也未被纳入医保目录,同时还贵,医院生怕用不完,自行采购动力不足, 患者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其三,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难以衔接,大医院对患者回归基层缺乏引导,加之个别患者形成不合理的用药期望,会加剧基层医患矛盾紧张。

针对上述问题,已有论者建议,依托“三医联动”机制, 将基本药物、医保药物做出一定区分,逐步赋权基层医生更加灵活地开具处方。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开展行动,尽管医保限用目录药品在基层依然不能报销,但允许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这有利于方便患者就医。与此同时,增强基层医生对基本药物目录的认知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从而完善患者教育,减少不合理用药需求,增强处方依从性。进一步而言,还要推动医联体药品目录衔接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优化用药需求和结构。

基层有药用,健康才托底,这对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 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赋权基层并非放任不管,而是在政策更加精细合理的基础上赋权患者,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

更多推荐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02 19:21

王军在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上的发言_遴选笔试备考

2022-07-28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