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学史增信,意定从容

华图教育 2021-04-28 12:44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 育提出“学史增信”的要求,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既是 学习目标,也是路径指南,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增强道路自信的底气。百年党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举世独特的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苦难而辉煌的历史。站在这条道路的开端,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而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如今,我们党已从泥泞迷茫、艰险丛生的荆棘小路,走上峰回路转、雨后彩虹的阳光大道。走着走着,中国人民逐渐从“站起来” 到了“富起来”,又从“富起来”到了“强起来”。这条路越走越通畅,越走越宽阔。今天,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并日益走近世界 0舞台的中央,以无比自信的姿态平视世界。学党史,方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何以对自己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这条道路充满自信。学党史,方能深刻领会我们为什么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指引国家发展进步、人民获得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坚定理论自信的定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百年党史, 也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出富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总结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不仅要搞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深刻内涵、重大意义,还要深刻把握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特别是,站在党的百年华诞的关节点,要立足当下,追 寻历史,遥望未来,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学习突出位置,更坚定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拓新局。

明晰制度自信的优势。无论是一个政党的长足发展、长久执政,还是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长治久安,都必须形成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趋于稳定长效的制度,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从何来、何以有效、优势何在、如何坚持,是学习党史必不可少的内容。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接续奋斗,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国家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国家建设过程中,突出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制度根基,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进行了精辟总结和阐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高度,要结合学习党史,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中国之治”的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永葆文化自信的精神。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 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其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独特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 涵养博大的世界眼光和胸怀,进一步加强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我们必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立足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当此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一起,以无比自信的眼光平视世界。这个自信,既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源自于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学习党史,方能拥有面对现实处变不惊、从容不迫的气度,以更加稳固持久的自信,迈着更坚实的步伐走向未来。

更多推荐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02 19:21

【遴选范文赏析】保护动物福利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2020-12-11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