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备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让人民更满意 为发展增优势

华图教育 2021-04-27 12:38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让人民更满意 为发展增优势

——在市教育局调研时的讲话

(2014年9月10日)

蓝绍敏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非常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走访学校,看望教师,与大家一起探讨泰州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新思路。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对大家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对泰州的教育久闻大名,但百闻不如一见。刚才看了3所学校,又听了爱国同志的工作汇报,我感到,泰州的教育事业基础扎实,成效明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有深厚的教育底蕴。泰州自古崇文尚儒,具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从首创“分斋教学”、倡导“明体达用”的教育家胡瑗,到传道普通民众、倡导“百姓日用之学”的哲学家王艮,到倾注一生心血、倡导“厚生”精神的“智慧女神”吴贻芳,泰州不仅产生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名贤、教育大家,而且他们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深深浸漫在泰州的历史文化血脉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这是泰州成就“教育之乡”美誉的文化底蕴,也是泰州今天能够名师辈出、名校涌现的历史渊源。二是有坚实的教育基础。这几年泰州基础教育优势进一步彰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所有市(区)全部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洋思中学成为全国素质教育典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大。高等教育开创历史,泰州学院正式建成,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落户靖江。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泰州教育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三是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和模范,600多名教师受到国家、省、市表彰,“最美教师”杨向明舍己救人,“一个人感动一座城”,成为全省教师楷模。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教师全员培训,改革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四是有明晰的发展思路。实施教育转型发展“163”行动计划,开通“泰微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素质教育品牌工程有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点工作即将启动。我相信,泰州的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在现有基础和成绩上,不断实现新发展新开拓。

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泰州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爱国同志已经提出了很好的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我完全同意,希望你们认真抓好落实。我今天提出一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质上内涵丰富、要求具体。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一、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得到老百姓认可、能够造福千家万户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农村有句俗语,“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见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教育是老百姓家庭中唯一一个可以全家老小齐上阵的事情,老百姓拼命赚钱买房买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沉甸甸的“望”字,更是寄希望于教师、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这样一个承载着千家万户希望和梦想、关系着全市百万家庭生活幸福的重要民生工程,我们同样应当“砸锅卖铁”也要办好,不辜负老百姓的希望。

二、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点。教育必须体现好公益性、公平性、均衡性、全面性的原则,不仅要追求“学有所教”,更要追求“学有优教”,不仅要种好“盆景”,更要种好“大花园”,让每一个花朵都能够有好的教育资源、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不仅有知识有学历,更要有文化有技能、有理想有修养;不仅是学习考试的高手,更能成为适应社会、创造生活的强者;不仅今天学得好考得好,而且将来能够发展得好、对社会贡献大。

三、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打响“教育强市”品牌,以教育优势铸造人才优势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泰州“教育之乡”的声誉源于几代教育者的艰辛付出,但面对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周边地区竞相发展教育的态势,面对泰州新一轮发展对人才、对科技、对创新的迫切需要,我们没有“功劳簿”可以躺,没有理由不前进,必须确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教育名城”的新目标新追求。目前,泰州高校的毕业生留在泰州就业的只有14%,泰州每年向全国输送3—4万高校学生,能够回泰州工作的不到1/3,泰州对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越来越紧迫。如果没有人才优势,我们不仅会输在今天,而且会输在明天。如何以教育优势铸造人才优势、再造发展优势?教育工作必须挑起这个重担,使泰州不仅是人口资源大市,更成为人才资源强市;不仅是优质生源输出大市,更成为优秀人才引进和集聚强市;不仅是学校教育大市,更成为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强市。

四、我们需要的是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突破点。教育发展必须改革,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管用、坚持以人为本,千万不能图虚名、搞折腾、乱指挥。农村有句俗语:“荒田荒一熟,误人误一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改革要让学生受益。而不是简单地称书包重量、减家庭作业、控在校时间,关键是要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营造优良环境、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综合技能,不以沉重的学业抹杀学生的灵气和个性,不以僵化的管理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考上更好的大学。改革要让学校得到发展。推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简单地“削峰平谷”,让大家都坐到矮板凳上;推进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基本的升学率、合格率,关键是不唯升学率、不片面追求升学率,核心是要让孩子成长成才。改革目的是要把城乡学校的发展活力激发出来,形成竞相发展、共同发展的新态势,使泰州教育能够在现在办学水平较好、教育质量较优、升学率合格率较高的基础上,实现高点突破、高位赶超。泰州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名校,要通过改革发展,让他们的名声更响、含金量更足。每年的七八月份,老百姓关注最多、议论最热的话题就是高考,如果我们原本很有名气的学校考得不好,本应能够考上更好大学的学生考得不行,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怎么让老百姓对教育说好?改革要让教师更有动力、安心教学、得到尊重。不能改回平均主义、改成“大锅饭”,改成教与不教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关键在教师。一定要改出差别、改出竞争、改出动力,激活“一池春水”,焕发“红烛精神”,让广大教师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奉献三尺讲台、致力教书育人上。改革要让教育管理者更有责任更有担当。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尽其责,成为一心一意管教育、办教育、兴教育的行家里手,不仅要坐在中军帐中运筹帷幄,更要深入课堂一线身体力行,当好教师的服务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推进者、改革者。以自身的带头行动和艰苦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泰州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增强泰州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增强教育对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贡献力。

我认为,不管教育工作怎样改革,不管教育事业怎样发展,我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都离不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原点”问题。泰州的教育先贤胡瑗曾经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任者在师儒,宏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一至理名言,分别从教育、教师、学校、当政者的责任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揭示的也是这个道理。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致力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教育发展新路径。最近,市委部署开展“解放思想再发力,科学发展勇攀登”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教育系统要率先贯彻率先启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破解难题,取得实效。一要立足全局高度,把握发展方向。现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泰州教育转型发展正在逐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开启,教育系统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和教育发展方向,立足泰州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分析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思考谋划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思路。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谋划。就泰州教育来说,压力来自哪里?群众关心什么?怎样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能否保持校园的安全、课堂的纯净?素质教育做得如何?在苏中处于什么水平,在全省又是什么位次?教育战线如何自觉站位全局、发挥服务发展功能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新的要求。我们要面向明年泰州重点工作的开展、面向建市20周年、面向“十三五”,顺应泰州经济社会、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目标任务和推进举措,牢牢把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三要加快改革转型,创新体制机制。今天的教育同过去相比,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要求、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不断叠加,要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增强动力,以改革创新机制,加快教育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你们实施的教育转型发展“163”行动计划,思路很好、措施实在,要继续创新、务求实效。

第二,致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泰州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整体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泰州人才“两头缺”的现象非常突出,一头缺高层次领军人才,一头缺大量的实用技工。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推动教育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与我市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更加适应。一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先导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泰州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造就一批道德品质优良、专业技术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济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真正把泰州的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把泰州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二要充分发挥产学研作用,为创新型发展提供科技力量。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引导、院校为依托、各方要素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应用技术产品研发、产业成果转化与孵化、管理人才培训的有效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发挥教育在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充分发挥“教育之乡”品牌作用,为提升城市功能集聚资源。教育既是品牌,又是吸引力。我们的教育水平高,很多人就会慕名而来,把子女送到这里读书,进而搬到泰州创业兴业,就会聚集人气、商气,就会形成一个集聚人口、产业和资源的强大磁场。要着力加强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泰州教育的价值力和影响力,让大家知道“要成才到泰州,泰州教育强,泰州名校多”,使泰州教育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泰创业的重要品牌。四要充分发挥教育基础作用,为泰州未来发展积蓄力量。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未来的生产力,在教育上打下的基础是最具后劲的基础,在教育上抢抓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在教育上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我们尊师重教的传统不能丢,对教育的重视支持不能变,推进教育现代化更不能慢,用泰州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打造“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教育人研究:一是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建市18年来,泰州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回头想一想,我们办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首先是高等教育可以集聚人才,其次是可以推动科研创新,第三就是培养更多的本地实用性人才。因此,我们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如何更加有机地与泰州的主导产业、与重点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融合,我觉得这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研究如何起到牵线搭桥、指导引导的积极作用。二是职业教育如何为泰州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提供优质技能型劳动力支撑的问题。当前经济发展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多少,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在全局人口红利丧失的背景之下,能不能在局部再造我们的人才优势,对泰州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命题。要针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施订单培养、订单招工。产业和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职业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希望泰州职业教育要真正为本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三是关于爱家乡的问题。刚才爱国讲“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要加上爱党、爱社会主义,变成五爱,我看最不能少的就是爱家乡。市情教育尤为重要。一个城市要让老百姓有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幸福感来自我们政府善待百姓、真心爱民、真心为民,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而自豪感则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从小培育。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家乡,进而热爱家乡。刚才,我在实验学校看到墙上挂了很多关于家乡的图片,光挂还不够,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程设置,应当有更多的市情教育,让学生从小就为我们这座城市而自豪,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将来回报家乡,服务家乡。千万不能经过教育之后,孩子变成家乡的一个路人,而不是归人,如果那样,我们的教育还是失败的。即使泰州的尖端人才走出去了,我们希望他的根基还是落在泰州。城市自豪感要从娃娃抓起。四是关于爱劳动的问题。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大都在教育孩子要脱离劳动,每一个学生毕业,都希望能坐在电脑面前工作,没有想到劳动最美、劳动光荣。如果没有这个意识,那将来就要出问题。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培养的主体都不愿意劳动,视劳动为耻,将来这个社会就危险了。

第三,致力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新境界。教育公平是人生起跑线上的公平,是对老百姓最大最重要的公平。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促进教育公平。一方面,要在保障机会公平的基础上,更好地保障过程的公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创新,通过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均衡配置,通过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通过评价体系和其他创新举措的实施,尽可能地缩小学校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为泰州百姓、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相对公平或者更加公平的教育。二要坚持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均衡的根本是标准的均衡。爱国同志在汇报中提到要建立学校建设、管理和评价三套标准,这是抓住了优质均衡教育的“牛鼻子”,你们一定要深入调研、充分试点,把这个标准规划好、实施好,让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努力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新优质均衡目标。三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困难学生,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学生救助机制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保障好特殊群体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真正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

第四,致力提升教育办学水平,打造“教育之乡”新优势。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面对区域之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教育竞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任重道远。一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有名师名校长,然后有名校;先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后有高质量的教育事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看一所学校,关键看校长,校长责任重大。校长要淡化官本位意识,以教学为中心,围着教师转,定下神、沉下心来坚守学校阵地,当好后勤部长。广大教师要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踊跃投身教育实践。二要办好更具特色的泰州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强化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办出自己风格。要敢于向高的攀,勇于同好的比,不仅要被泰州人民广泛认可,而且要被外地同行、同类学校普遍认同,提升泰州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真正让泰州成为“出人才、出经验、出名生、出名师、出名校”的教育高地,叫响“学在泰州”的教育品牌。三要形成更有合力的发展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在这里也表个态,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服务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各职能部门要常怀爱教之心、多做利教之事、善解办教之忧。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更多推荐

弘扬创新精神 深化改革创新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6-22 13:55

2023江苏省直遴选笔试如何科学备考

2023-05-30 17:43

【遴选考试备考】当选常州市长后的表态发言——在常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1-07-22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