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9日在连云港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方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和空前复杂的宏观环境,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八大决战决胜”成效显著,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疫大战,各级党委政府沉着应对,“最美逆行者”舍生忘死,530万港城人民守望相助,守住了江苏“北大门”,筑牢了海上“防火墙”,交上了一份彰显“连云港力量”、展现“连云港担当”的优异答卷。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矢志赶超,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极大提振了全市人民的城市荣誉感和发展自信心。文明之风吹遍港城,连云港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这一年,我们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完成产业投资1450亿元,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突飞猛进,“中华药港”日新月异,生物医药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承载港城“后发先至”梦想的产业高地加快崛起于黄海之滨。
——这一年,我们强化系统思维,以退为进、革故鼎新,坚定不移推进园区整治、环境提升和发展动能转换,园区和企业环保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化工园区实现“四位一体”联动发展。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这一年,我们打响交通突破攻坚战,创新思维、乘势而上,30万吨级航道徐圩段全面启动,4D级花果山机场建成待飞,4条高铁闪亮登场,“两基地一班列”逆势增长。连云港东渡西游成大道、南来北往尽通途,亚欧国际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逆境中披荆斩棘,在奋进中加快发展:
(一)上下同心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果断踩下“急刹车”,按下“暂停键”,第一时间组建防控指挥机构,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大数据”排查机制、“四包一”防控机制、购买发热药品实名登记制度,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实现了确诊患者零病亡、院内疫情零传播、医护人员零感染,本土确诊病例1个月内全部清零。选派59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率先发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补贴,获民政部通报表扬。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聚焦入境船舶、进口冷链食品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科学防控、闭环管控。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仅用20天建成6000余平方米、配有195张床位的应急病房,全市储备收治床位1200张,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二)稳中求进变中求新,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准确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在做好常态化防控前提下,踩足复工复产“大油门”、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推出“暖企22条”等系列措施,为企业减免税费61.5亿元、融资贷款1500亿元。实施惠民生促消费十项政策,投放各类消费券728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增长6.5%。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苏北第一。工业应税销售增长5.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苏北第一。新增省级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8个。新增16个药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1类新药5个,居全国地级市首位。5G信号中心城区和县城实现全覆盖,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批建设。电商产业异军突起,网络零售额激增三成,获批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1家,实现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勇夺淘宝直播城市季军。粮食丰产丰收,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在全国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建成省主题创意农园8家。
(三)培强动力厚植优势,构建双向开放格局。自贸区建立“新政28条”“1+8”产业发展等政策体系,形成创新实践案例57项,5项案例全国首创,国家、省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达95%。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主体完工。港口运量逆势增长,完成吞吐量2.52亿吨、集装箱480万标箱。中哈基地物流量、国际班列实现大幅增长,中亚回程运量全国首位。获批建设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和综合试验区,服务平台、体验中心投用,海外仓加快布局。实施“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项目12个。走进上合秘书处举办推介会,成功举办长三角城市协调会、农产品进出口对接会、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会。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保持正增长。
(四)统筹全域塑创特色,城乡品质更趋优化。蓝色海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岸线湿地生态有效恢复。云台山森林公园获评国家康养基地。新改建公园游园18个,新增绿地350公顷,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9%,海绵城市面积达48平方公里。机场互通及连接线基本建成,连霍高速新墟互通、云台山隧道实现通车。新辟优化市区公交线路23条,清洁能源公交实现全覆盖,新增智慧停车位2000个。新建污水管网289公里,投产输变电工程35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45个,560个居民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改善农房20985户。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农村公厕832座,无害化户厕普及率99.6%,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城乡区域供水实现一体化。
(五)精准施策多点发力,生态建设再上台阶。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事项全部办结。强力推进化工园区整治,关闭低端落后企业45家,清理处置物料4.5万吨、固废6.7万吨、废水11.6万吨。扎实开展燃煤、扬尘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以创新思维在105个行政村推行“生态+扶贫”秸秆综合利用。“河长+流域长”制获国家河长办推广。完成94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石梁河水库拆除“两违”建筑1360处,建成环湖路55公里、生态涵养林1500亩,重现白沙碧水良好生态。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7200亩,修复生态湿地面积5000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开展国家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试点。连云区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六)集中攻坚标本兼治,安全底线织密兜牢。纵深推进危化品、交通运输等31个行业专项整治,整治典型问题和重大隐患338条,国家、省移交的475条隐患整改全面完成,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幅度均超七成,位列全省第三位,“危化品全链条安全管控机制”等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安委办实体化运作,执法监管能力大幅提升。修订“1+44”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联合预警、联合响应、联合防范机制,全面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消防基础工作,新建消防队站6个、市政消火栓1565个,积极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规范达标。
(七)补齐短板保障民生,幸福港城更有温度。以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20%,民生支出增加10.1%。全面排查解决重点领域突出民生问题。城镇新增就业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线。转移农村劳动力2.9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729个,扶持创业1.89万人。新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2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4所、幼儿园21所,全省首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新增教师1900余人。高考本科达线率超省均2个百分点。做好“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低于省控标准。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实现直接结算,发放电子健康卡100余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省定标准达标率90%,“健康宝贝工程”受益人群达3.5万户。市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封顶,新增室外健身器材315套、球场202片,新建沿河沿路体育设施133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得中央督导组肯定,智能网格化社会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殡葬改革持续深化,人文纪念园加快推进,公益性殡葬设施实现乡镇全覆盖。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序开展。老龄、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供销、气象、新闻出版、关心下一代、见义勇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对台事务、港澳、侨务、民族宗教、对口支援等工作获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基层武装工作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全面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50件民生实事,为“十三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五年来,我们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胜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迈出关键步伐,连云港在新时代“西游记”征程中书写了崭新篇章。
(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3000亿元台阶,人均突破1万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十二五”末的1.5倍,工业用电量增速全省领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2亿元。累计外贸进出口额4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6%。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增速快于经济增长。
(二)产业强市实现重大突破。累计完成产业投资4300亿元,盛虹炼化快速推进,卫星石化投产在即,“三新一高”产业四大国家级基地初见成效。1家企业入选《财富》中国500强,年销售过百亿企业8家,上市公司达到8家,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企业235家。连续5年获省长质量奖。电商呈现“井喷式”发展,网络零售额达550亿元。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4家,“连天下”成为全国优农品牌设计典范。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海洋牧场和省级农高区加快建设。
(三)“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成果丰硕。自贸区获批建设,综保区封关运行,开发园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标杆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加速成型,连云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通达150多个国家地区,成为全国主枢纽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3条高铁建成通车,连徐高铁开通在即,花果山机场基本建成。中哈基地功能提升,哈萨克斯坦东门无水港获评海外安全发展优秀项目,上合物流园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多式联运成为部级示范,上合国家出海口地位更加巩固。中国中亚论坛、上合组织圆桌会议成功举办,连云港论坛和连博会、国际医药大会、农洽会等影响力逐年扩大。
(四)改革创新释放强大发展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放管服”改革快速推进,取消下放权力事项5068项,“不见面”“网上办”和基层“三整合”改革全省领先。政府机构改革、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提质增效。商事制度等改革经验获国务院激励。在全国率先完成战略环评和“三线一单”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确权颁证率98%。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获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型城市,建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专利金奖1项。医药创新力全国领先。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填补国内空白。
(五)城乡功能显著改善。高分创成国家卫生城市,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荣登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204、310国道和236、345省道等建成通车,城市动车开通运营。新改建道路500公里,打通“断头路”50条。完成低洼易涝片区整治28个。建成应急备用水源6个,污水、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增加17.5万吨和2800吨。新建大中型公园11座。花果山景区升格为5A级,东海县、连云区创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图书馆新馆、大剧院等投入使用。建成4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改造47个标准化菜市场。改造老旧小区320个、棚户区住房8.9万套,改善农房4万余户。行政村四级公路、镇村公交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建成国家级最美乡镇2个、美丽宜居镇村4个。
(六)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全省领先,不良贷款保持“双降”,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8%和78.8%。成功抵御沂沭流域60年来最大洪水和利奇马等8次强台风。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业发展更加高效,农民生活更加富足。脱贫攻坚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累计脱贫34.35万人,2个重点帮扶县、200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关闭低端落后化工企业226家,化工园区、酸洗石英砂、废旧机动车拆解、黑臭水体、河湖“两违”整治成效显著。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100%,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PM2.5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81.1%。赣榆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开发区、徐圩新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七)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3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低保标准提高至630元。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教育现代化苏北领先,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77所,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2.6%,优质高中占比94.3%。淮海工学院创成江苏海洋大学。新改扩建公立医疗机构44个,互联网医院全省领先。江苏女子民乐团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创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获评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33项,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高质量完成二轮修志。实现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全覆盖。平安港城建设成效显著,信访工作全省领先,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全国先行先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形象广泛传播,淬炼出“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奏响了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五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文件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基层减负成效明显。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143件、市政协提案1677件,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发生了深刻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成绩饱含着全市人民的辛勤汗水,凝聚着社会各界的付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连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为连云港发展作出贡献的驻连部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连云港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亟需深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市功能品质与市民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棚户区改造仍需持续推进,低洼易涝片区还没有完全消除,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仍需继续攻坚并形成长效机制,民生领域尚有不少短板,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改善空间,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仍需大力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美丽港城的提升期、后发先至的收获期,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十四五”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核心战略,狠抓“七个主”工作方略,推动“六个大”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港城,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实现连云港在新时代的后发先至。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跨两个千亿元台阶,达到5000亿元以上。完成产业投资6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实现翻番。外贸进出口额6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高质量发展更加有为,奋力崛起区域经济新高地。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特色服务业体系和现代高效农业体系。加快崛起临港工业,做强“三新一高”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世界知名的“中华药港”、面向“一带一路”的大数据产业园和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多点支撑、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更加突出企业主体、产业方向、人才支撑和环境保障,提升连云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5%,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力争突破1000家。
——改革开放更加深化,东西双向开放迈出新步伐。紧扣“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以自贸区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高水平打造国际枢纽港,更好发挥“两基地一班列”示范带动效应,建设空港产业园,争取沿海、连临高铁建设纳入国家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能级不断提升,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对外开放门户集聚更多优质要素,“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在打造“双循环”战略链接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海滨特色更加鲜明,美丽连云港展现新形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倍加珍惜山水林田湖草相互交融的自然生态基底,倍加呵护海上有岛、城中见山、山海相拥、城海相融的资源禀赋,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打造充满活力魅力的滨海特色城镇带、美丽生态风光带和绿色产业集聚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资源整合更加高效,旅游名城建设跃上新台阶。依托独具特色的山海资源和人文底蕴,通过创新驱动、融合渗透、精品带动和智慧支持,强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文旅融合,全面彰显“大圣故里·西游胜境”神奇浪漫之都的城市形象,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海滨休闲度假胜地,创成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港城建设达到新水平。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全力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高质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生活环境更加健康、安全、宜居,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让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机制,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充分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物价稳控、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着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新一轮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崛起临港工业。石化基地完成产业投资480亿元以上,盛虹炼化、卫星石化等投产达效,石化产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550亿元。石化基地实现封闭管理和智慧化管控,建成国家级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打造国家绿色化工园区。优化沿海产业园区布局,推进临港化工产业联动发展,建设全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钢铁产业结构升级,做强沿海钢铁产业基地。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华药港”核心区高端化学制剂、国际医药创新产业园建成投用,医药产业产值突破750亿元。省药品认证审评分中心正式运营,申建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强做优现代中药产业。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动碳纤维、硅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做好产业链文章,新材料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40亿元。加快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280亿元。
加快壮大现代服务业。依托港口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和供应链物流。推进空港产业园建设。20家企业挂牌场外市场,新引进金融机构3家以上。放大“5·18”品牌效应,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促进电商产业健康发展。培育高铁商圈,
发展夜间经济,丰富消费业态,提升消费市场能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5G信号实现重点城镇及产业园区全覆盖,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投运。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加快提升旅游能级。抢抓用好高铁开通、新机场通航的机遇,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连岛创成5A级景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4A级景区3个,新增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线路。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启动藤花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期工作,提升老新浦风情街区和连云老街等品质内涵。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打造书香港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连云港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势在必行。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沿海养殖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经济,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海洋食品、紫菜加工等产业,加快培育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发展邮轮经济、海上运动等新兴业态。
(二)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迈出新步伐。
企业创新能力再提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设立市级科创投资基金,发放苏科贷2.6亿元。持续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海智计划”,引进人才2万人。加快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新增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91家。推进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实施合作项目100项。新建重点产业研发机构20家。推进100家企业技术改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5%。
创新体制机制再完善。推动市高新区与海州区深度融合,打造花果山大道创新走廊。培育一批共建共享的研发载体,加快建成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双创基地。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机新型循环试验台建设。实施重点科技项目30项。加大科技类企业和项目、科研机构招引力度,实施科技孵化载体绩效考评,推行创新积分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重点领域改革再深化。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支持龙头企业并购重组,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5家。实施新一轮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改革,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基本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营商服务环境再提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加快实现“一网通办”“跨区域通办”。高标准打造“一网四级”服务体系,实现“3550”改革常态化,推出更多“一企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为企业减免税费50亿元。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提升监管效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三)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做强做优“一带一路”强支点。抓住我国加入有关双边、多边、区域协定蕴含的新机遇,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
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有效承接省级赋权,全面落实国家、省改革任务。聚焦企业需求开展制度创新,形成创新实践案例30项。推动“单一窗口”向口岸物流服务延伸,培育“平台+供应链”物流新业态,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跨区域联动和运单物权化,制定船舶装卸等口岸作业时限标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新增市场主体3000家。发挥开放载体平台的溢出效应,深化多方合作。构建“全域自贸”,实现协同发展。
着力打造标杆示范。加快区域性集装箱内贸中转中心建设,统筹中哈基地和无水港发展。稳定中土、中蒙班列,畅通中吉乌联运通道。上合物流园铁路、场站建成投用,推进中亚宽体车板、铁路中心站项目建设。国际班列运量4.1万标箱。深化综保区建设,提高运行质量。推进花果山机场、徐圩港区码头泊位开放,申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批建设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全力构建海陆空一体、客货运齐备的口岸开放体系。
全面加强经济合作。以市场化机制激发开发园区更大活力,实现争先进位大赶超。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实施科学招商、精准招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提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综合试验区载体能级,经营主体超过100家,进出口额突破1亿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内外区域合作发展。深入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省级南北共建园区建设。
加速构建区域交通枢纽。优化“一体两翼”港区布局,完善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绿色智能水平。力争开工建设连云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推进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新增近远洋航线6条,港口吞吐量增长4%以上。加快徐宿连航道建设。拓展海铁联运功能,“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建成投用。花果山机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开通2条全货机航线。完善公路互联互通,完成228国道石化基地绕行工程,实施连淮高速扩建、连宿高速建设。
(四)持之以恒提升城市品质,深度打造美丽宜居连云港。统筹推进城市建设、更新和美化,让城市既有颜值更具内涵。
建设魅力海滨城市。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推动港产城融合和滨海组团开发,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串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最美海岸线。保护开发前三岛等海岛资源,推进连岛整体形象出新,建成海滨风情小镇。推进连云新城规划提升、项目建设,蓝色海湾项目基本建成。逐步实施庙岭以西融城计划。依山傍海打造一批特色村镇。
建设顺畅便捷城市。提升城市交通功能,推进高铁、城市动车、公交、公共自行车等有机衔接,完善连云港站等客运枢纽集疏运功能,配套建设联程联运设施,实现零距离换乘。新辟优化公交线路,延长营运时间。规划高架路网,构建城市外环,启动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徐新公路等快速化改造,加快城市组团连接。新改建城区道路40条,改造桥梁40座,提升城市“微循环”。新增智慧停车位2000个。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加强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创建全域文明城市。推进园博园等公园建设,新增口袋公园15个。实施盐河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排淡河等生态廊道。提升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运用,建好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实施连云港站北片区等区域、11个棚改项目和120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水源地保护,提升区域供水能力。全面完成省级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社区配送中心,构建配送末端网络。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66个。加强物业监管,提升服务水平。
(五)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增高标准农田40万亩、农田托管面积2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9%。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建农业种质资源库530亩。强化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新增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1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5家,建成省级以上乡村休闲旅游品牌10个。高标准建设省级农高区。发展直采直供、冷链配送等电商新模式,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200亿元。放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效应,农产品出口额超5亿美元。新增“连天下”品牌农产品60个。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改善农房8000户,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6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实施农村水电气路等设施改善工程,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公路350公里,改造桥梁20座、供水管网150公里。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完成黑臭水体治理80条,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8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精准防贫保”提标扩面、应保尽保。发展乡镇扶贫产业园,新增市级示范园10个。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实施联建项目260个。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
(六)矢志不渝保护生态环境,更高标准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步伐,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持续发力抓好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管,基本建成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加快建设环保“绿岛”项目。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消除禁燃区内散煤销售和使用,强化工地扬尘污染防治,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持续改善。实施“四源齐控”,推进雨污分流,新改建污水管网80公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4个。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100%。建立危险废物全周期监管体系,废盐等超期贮存的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开展石化基地土壤和地下水智能化监管试点。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和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资源界定和评估、绿色审计制度。严格落实环评审批“三挂钩”机制。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新增绿地300公顷,提升生态价值和碳汇能力。实施绿色发展类项目20个,培育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5个。畜禽规模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95%以上,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取得突破。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和建材,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单位创建行动。
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多规合一”,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石梁河水库生态缓冲区试点建设。完成自然湿地修复、生态复绿各2000亩,打造生态河湖样板10个。实施市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集成。开展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马涧通道边坡生态修复基本完成。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七)毫不动摇抓好安全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慎终如始防控疫情。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加强重要时段、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口冷链食品货物等闭环管理,防范化解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阻断疫情内部扩散。加强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等防护工作,严格管控聚集性活动,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疫情。加快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高标准转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狠抓化工和危化品、道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加强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全面完成化工园区整治。持续整治非法违法企业,抓好常态监管,严防死灰复燃。将路段长制延伸到县乡道路,压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加强海上作业安全监管,常态化整治涉渔“三无”船舶。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整合应急抢险救援资源,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夯实基层基础,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和制度提升,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风险防范和平安建设。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等领域风险排查化解,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规范招商引资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尊重市场规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避免因个人意志和盲目决策产生风险隐患。深化“一委三会”治理。提升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加强城乡社区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港城。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八)凝心聚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50件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稳就业措施,开展“百企万人护航”行动,实施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凤还巢”计划。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万人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以上,支持自主创业1万人以上。以石化和“三新一高”产业为重点,推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共建特色班15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造中小学校舍3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1所。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建设省级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30个,支持江苏海洋大学特色学科建设,全力提升连云港师专、康达学院、中医药学校等综合实力。打造“智慧教育一张网”,实施线上线下结对共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支持终身教育开放融通发展。
深化健康连云港建设。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创建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办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市疾控中心,东方医院创建三甲综合性医院,市老年病医院创建三级专科医院,市康复医院投入使用。推进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全覆盖。积极引进健康医养等机构。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建设体育强市,新建各类球场80片、健身路径170套。发展山海特色运动,高水平举办铁人三项等赛事。申办第21届省运会。
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精准实施电商、建筑等从业人员的参保扩面。提高养老金计发标准和被征地农民社保待遇。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国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解决1000户低收入户安居问题。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面。促进医养结合,完成2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开展双拥共建,加强退役军人优抚保障。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健全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制度,建成人文纪念园。
(九)驰而不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向着新征程新目标奋勇前进,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诠释初心使命。
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一切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法治轨道和阳光下运行。
勇于担当作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富创造性地推动党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大力弘扬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和“四实四干”作风,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奋勇搏击中 创造奇迹。不断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以一心为民的情怀书写好新时代“西游记”。
坚持廉洁从政。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锲而不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激励广大干部秉公廉洁用权、勤勉干净做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寸步不让纠“四风”,久久为功正作风,一以贯之树新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港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