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甘肃遴选政策理论】《甘肃省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解读

华图教育 2021-04-27 12:15

一、【资料背景】

为了做好这一保障工作,支持甘肃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在全国层面上,十四五时期的土地政策红利主要集中在:第一,国务院实行土地审批委托试点省动态调整机制,赋予土地管理水平较高的省政府审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权限;第二,国家继续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第三,允许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建设用地来源,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耕地保护约束刚性增强,土地管理政策趋紧,国家实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和减量管理,各省新增建设用地总量逐年减少。就甘肃省而言,优势在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生态环境容量较大,有利于承接项目落地建设。其不利之处在于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土地产出率、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较低,争取进入委托审批试点省份比较困难。补充耕地储备不足,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监测监管体系的补充耕地指标较少;处置批而未供土地的难度较大,影响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争取。为此,我们本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障发展,严格控制风险的原则,在系统梳理法规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本办法。

二、【解读分析】

《措施》重大倡议的内涵:第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有序布局,为项目落地提供规划空间。第二,改革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方式;废除了原按因素法测算和向各市州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做法,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实行省级统筹,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存量土地处置、用地审批与项目挂钩,以保证项目用地真实、有效。第三,全面启动土地征收、开发整理。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集中建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成片征收土地方案,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依法保障非经营性建设项目用地。第四,拓宽耕地占补平衡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对新增耕地,经审核确认后,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各类建设用地。县级以下不能实行占补平衡的,由市级统筹调剂使用。市本级不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通过省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平台进行指标采购。第五,继续开展跨省域增减挂钩试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农村振兴。从2018年起,甘肃省开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剂使用深度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争取调剂资金180.6亿元,有力支持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目前,我们将抓住国家延续政策的落实,使贫困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级域内流转使用,35个深度贫困县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级域调剂使用,争取补助资金,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第六,系统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评合一”改革。把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作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前置条件,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作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通过整合,土地预选报件材料由原来的13份减少到6份,办理时限由原来的40天缩短到15个工作日。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阶段推进“多评合一”,实现“一个项目,一次告知,同步编制,集中预审,多评合一”。第七,实施容缺审查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的用地,尚未取得土地复垦方案审查意见的项目,可以在作出书面承诺后,先行报国务院批准。对重要矿产资源的压覆,在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说明已与采矿者签订了压覆补偿协议或进行了相关协商,并由有关市县政府承诺做好压覆补偿协调工作的前提下,自然资源部门可以办理压覆补偿审批手续。第八,切实降低用地成本。对工业用地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供应的供应方式。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容积率的工业用地,不再增收地价,并进一步降低用地成本。第九,不断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我们要牢固树立“强作风、强环境、强执行、强发展”的理念,建立起重大项目、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实行跟踪办结销号。以实地调研、上门服务、实地座谈等形式,找准问题的根源和政策漏洞,解决项目用地“卡脖子”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更多推荐

垃圾清运也是分类之重项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6-06 21:12

城市烟火气,让城市更美好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6-06 20:43

深刻认识保障粮食安全的全局意义、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29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