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乡村建设,下好规划先手棋

华图教育 2021-03-22 19:19

一、【背景材料】

山峦起伏,梯田层层叠叠,民居炊烟袅袅,在白雪覆盖的映衬下,卡阳这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的高原小山村风景秀丽。卡阳村以其独特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合理,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卡阳村的蜕变,成为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二、【解读分析】

乡村既是农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场所,又是现代文明的寄托,许多地方还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要继续把农村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分类,注重传统村落和特色风貌的保护,加强分类指导。因此,科学规划的作用不可低估。好斗的人谋势,好斗的人谋远。唯有走在建设的前列,才能彰显地方特色,激发乡村潜力,让广大的乡土风光变得富饶美丽。

如何发挥各地区农村发展的特色优势,弥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是农区有农区美、牧区有牧区美的关键。从2014年开始,青海省以建设高原美丽乡村为契机,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好乡村风貌。到2020年底,全省已有5个村庄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3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南藏族自治州被列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州。在充满着新的生机和活力的传统农村,一幅幅美丽的乡村风光在高原大地上徐徐展开。

计划的科学性是最大的效益,计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先行,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村庄的自然条件和建设实际,分类型、高质量地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经验,也是方向。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出发点,将乡村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容貌环境改善、建筑改造计划、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等相结合,在规划中要考虑产业发展规划、村庄空间布局等因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减少不必要的大拆大建,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农村建设规划也要充分听取各方,尤其是村民和专家的意见。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既能了解到村民的实际需求,又有利于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乡村建设规划也要多听取专家意见,在挖掘地方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优化功能布局,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产业,改善乡村环境,提供更多可能性。并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农村建设规划的全过程,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如湿地、河流、森林、水源地等,应加强规划的保护。同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补齐短板,兼顾“面子”和“里子”,让乡村从里到外都变得美丽。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低分进面就一定是炮灰吗?

2024-03-27 15:48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遴选素材积累】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12-18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