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面试热点】差评应是“善意的对话”

华图教育 2021-03-19 10:18

一、【背景材料】

最近,上海一名女子称自己因点外销售而受到差评,遭到售货员的报复,还被敲诈200元“补偿”。录像中,售票员不停地对那个女人大吼:“差评给我取消!”这位女士说,在向外卖平台投诉后,对方只是提出赔偿100元的优惠券。后来,女子报警,外卖员因扰乱秩序被拘留10天。

之后,张女士称,由于担心外卖小哥被放出来后再次报复,现已搬家。这起事件曝光后,外卖客户服务人员三次打电话给她,都说要赔偿200元的现金红包,遭到了张女士的拒绝。

二、【模拟试题】

最近,上海一名女子因对外卖员进行差评,遭到外卖员的报复,随后向外卖平台投诉,平台直言是骑手的个人行为,与平台无关。女人怕得要搬家了。你觉得这怎么样?

三、【答案解析】

受到差评后被无数电话骚扰,收到诅咒的快递,甚至上门威胁恐吓,许多消费者都深有感触,差评带来的不同程度的骚扰威胁事件已不是例证,一次糟糕的购物反馈,反而遭到恶意报复,让不少消费者发问“还敢打差评”。很明显,好的差评已经沦为一种形式主义,要真正起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就必须把好的差评机制“重新启动”。

其本身的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机会,对商家和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督和激励,为进一步改进指明方向,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但是三思而不敢差评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一些外卖、网购平台用好差评作为衡量商家和外卖员工作表现的唯一标准,差评很可能会导致严厉的惩罚,对于商家和外卖小哥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二是平台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够严格,让外卖人员轻松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在矛盾发生后选择自保,而把矛盾转移到商家骑车人与消费者之间。第三,目前网上出现了一种职业,叫做职业差评师,他们通过恶意抹黑同行,甚至以此为手段敲诈商家,破坏了正常的评估秩序,使商家骑手对差评特别敏感。

要使差评机制重回轨道,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同时,作为商家与消费者协调的平台,也是良好差评规则的制定者。当商家与消费者发生矛盾时,应做好用户信息保护工作,并做出合理判断。对职业差评的有效识别是错误的,而真正的差评应该高度重视,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保证商家和骑车人的一天努力不会白费。当然消费者在给自己评价的时候,也要做到尊重客观现实,与商家的外卖员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商人和骑手们也要恪守职业道德,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唯有使差评机制回归轨道,才能成为商家、乘客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友好的对话。

更多推荐

新时代,新青年,新篇章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8-08 09:49

【遴选笔试备考】在市委八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2022-05-05 10:22

【遴选笔试备考】安康市副市长陈晖在全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2022-04-03 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