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华图教育 2021-03-12 11:26

一、【背景材料】

十四五期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五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才为先导的现代化战略地位,形成高质量集聚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各类优秀人才的体制优势;形成吸引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和产业创新人才的国际人才竞争优势;形成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的创新环境优势。

二、【解读分析】

要抓住科学技术自立的新需求,把人才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学技术自立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四个方向为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未来五年人才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面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培养更多国际一流的科学技术领导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后备军,构筑集中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学研究创新高地。

要抓住高质量发展的新主题,把人才工作的投入转移到发挥人才效益的主战场上。今后5年,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中。人才发展的质量如何关系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和成败,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能否为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包括人才引进质量、培养质量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单纯追求人才发展的数量和速度的粗放模式。有力有序地推进创新攻关的公开教练体制机制,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市场配置新机制,有力地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新改革。

要紧紧抓住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把人才工作的重点布局转向破解人才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如何以人才支持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是人才发展的新课题。中国人才内需潜力巨大,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中国是人才大国,但长期来看,大而不强的问题是市场配置效率不高,人才体制不活跃,国内大循环不畅,区间人才不平衡问题突出。因此,要明确人才引领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促进国际人才资源聚集的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用好人才促进精准聚集人才创新,赢得国际人才竞争主动权激活国内市场配置人才的能力。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