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面试热点】用法治引领节约粮食新风尚

华图教育 2021-03-11 10:36

一、【背景材料】

十二月二十二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颁布《禁止食品浪费法》,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立法举措。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立法,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运用法治力量,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一种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二、【模拟试题】

目前农村无论红白事,大事小情都大肆摆设宴席造成严重的饮食浪费,有数据显示:目前大吃大喝的餐费普遍在30%以上,有的达到50%以上。你对「盛宴变剩宴」有何看法?

三、【答案解析】

第一,归纳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操办红白事宴席是为了亲人、朋友、邻居之间的聚会,送上祝福或哀悼逝者,但在操办宴席的同时,也带来了宴席上的浪费问题,浪费率很高,甚至超过50%,这与传统的勤俭节约的美德相违背。所以,要坚决抵制吃剩饭剩饭的问题。

第二,危害分析:1.食品浪费严重;而剩余的食物,大部分都被扔掉,大型宴席浪费率在30%以上,甚至更高,存在着严重的食品浪费问题。2.增加经济负担。村务公开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花销越来越大,礼金也越来越多,这将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3.形成攀比的风气。乡亲们都存在虚荣心理,攀比宴请次数和规模,恶性循环,让村里形成攀比之风。

第三,原因分析:一是村民思想意识不强;1.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大办宴席的陋习自古以来就存在,让群众误以为是习俗;2.贪得无厌的从众心理严重。乡亲们见别人都办宴席,自己也会因攀比心理作祟,想出各种理由来办宴席;3.勤俭节约意识薄弱。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勤俭节约的意识越来越弱,宴席剩余的饭菜不愿打包,导致办宴席浪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是没有适当的监督管理。1.缺乏系统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问题仅仅是通过村规民约加以约束,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2.处罚力度低。至于大肆摆摊设点、铺张浪费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或惩罚力度较小,村民们觉得即使大肆摆摊设点、造成浪费也不会有什么惩罚,放任他们的行为。

第四,回应建议:一是宣传工作的指导。以会议、广播、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节俭的重要意义,宣传新婚节俭、节俭新办、节俭不办、节俭不办、节俭不吃宴席后剩余的饭菜,使他们认识到浪费与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受群众欢迎,积极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二是发挥示范作用。要引导农村党员、村干部、富裕户做好“三项治理”。首先是管好自己的事,除了婚丧嫁娶以外,一般都不管其他事情;其次是管好自己的钱,不要互相攀比,增加礼金;第三是管好自己的宴席档次,提倡吃农家饭,尽量减少浪费。三是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乡村红白理事会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乡村红白理事会的登记、备案和审批制度,并对宴席档次、办事时间等严格把关,如不符合标准,不予办理,对违规办理的要严肃处理,积极发挥作用。

更多推荐

2023江西遴选考试有哪些题型?该如何备考?

2023-09-26 17:09

海外“逆代购”呼唤中国品牌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2-11-28 22:17

铺好人民“向心路”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0-17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