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爱国者的声音永远最嘹亮

华图教育 2021-03-11 10:30

一、【背景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于3月1日正式实施。该节目首次以有听力障碍的手语使用者为主体,提出了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唱”国歌的标准。邰丽华说,每年人大,国歌响起的时候,她都会在心里默默背诵国歌的每一句歌词。通用手语中国歌的出现,满足了聋人长期以来“唱”国歌的愿望。

二、【解读分析】

唱国歌是公民义务的体现。国歌法规定了应当奏国歌的九种情形,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和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会议的开幕和闭幕。但由于聋人的生理局限,不能像健康人一样唱国歌。也就是说,当他们需要表达爱国情感的时候,没有普遍的、众所周知的方式。

虽然聋哑人可以用手语交流,但在过去,缺乏权威的手语标准。聋哑人使用“方言手语”进行交流,不同地方使用的手语存在差异。《国家通用手语计划》的实施,规范了全国的标准手语,称之为“手语普通话”。聋人使用普通手语“唱”国歌,更加规范准确,符合国歌的一致性和严肃性,有利于维护国歌的尊严。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象征,具有凝聚民族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的作用。聋哑人在各行各业做出爱国奉献,履行公民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社会价值。他们有着相同的表达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的愿望和诉求。人的精神意志的表达不应该受物质条件的束缚。正如邰丽华委员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斗志和奋斗前进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残疾人与健康人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公共生活是社会责任。聋人可以通过手语“唱”国歌,这对他们融入社会和正常的公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社会也应不断努力促进公共场所的改造,在就业、通勤等领域为残疾人提供坚实的支持,充分保护他们的公民权利。

聋人用共同的手语“唱”国歌,也激励着全体公民奋进。对于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表达爱国主义,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聚集在国旗下,发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团结的声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努力鼓励和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聋哑人“唱”出了通用手语的国歌,无疑具有示范价值,为所有人树立了榜样。

我们向用共同手语“唱”国歌的两位政协委员致敬,因为他们为广大残疾人树立了榜样,因为他们用行动说明了爱国主义是多么简单伟大,传达了爱国主义的真诚内涵。不管你面对什么劣势,不管你遭受什么挫折,爱国者的声音永远是最响亮的。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