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在两会与民意的共振中坚定制度自信

华图教育 2021-03-11 10:28

一、【解读分析】

和往年一样,这个“春节”备受关注。全球媒体纷纷“向东看”,一些西方媒体也表达了“中国能举办‘两会’,本身就是一场胜利”的深切感受。在国内舆论领域,从“请收集这些观点”到“你有什么新的期待”,一系列“两会前瞻”继续刷屏;代表们的声音实时冲到社交媒体热搜名单上,讨论数千万;两会的视频博客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很高的点击率,像“这个建议戳到我了”这样的弹幕表达了公众的愿望...毫不夸张地说,两会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力,每个人都想从中看到未来。

二、【背景材料】

国计民生的高度呼应,的确是观察这一政治事件的重要视角。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仪式展示,是“中国式民主”的实体运作。在中国最高的论坛上,各种社会群体的诉求和现实发展的瓶颈得到了有序的公开展示和表达。在对话中建立共识,在商业中寻求答案,依靠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我们的政治运作真正实现了“人民有呼声,政府应响应;人民有所期待,政府有所作为”,有效消除了相互制约和低效决策,保证了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无论人们关心什么,期待什么,两会都将聚焦讨论。今年两会,如何减轻独生子女照顾生病老人的负担,如何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如何调整个人税收政策进一步刺激消费……罗列了一系列你我关心的最新话题。提问题只是第一步,两会是汇聚改革智慧、促进问题解决的制度化渠道。回顾近年来民生领域的重大进展,其实可以从两会中找到源头,从17种抗癌药实现“降价入医保”,到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抵扣项目增加,再到“携号上网”在全国落地。多年来,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时代问题,经过两会讨论,终于得到解决,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注脚。

“民主不是装饰品,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想解决的问题的。”两会始终保持着明确的问题导向,这迫使我们把坚定的制度自信和不断的改革创新统一起来。近年来,NPC和CPPCC的明显趋势是更加注重开放和参与。“部长频道”、“委员会频道”、“代表频道”相继出现,发言人侃侃而谈,直面镜头侃侃;依托新兴的媒体技术,更方便两个协会吸纳舆论,“我给总理说一句话”等平台让网民的声音通过大会堂。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今年两会缩短了会期,减少了现场报道人数。但“云里相会”、“面如死灰”等新尝试也带来了新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了网民参与政治事件的热情。可以说,今天中国的两会完全是一个热闹的政治局面。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认识到“表演不一定是一样的,但周期是足够的;治理不必千篇一律,而是造福于民。”从中国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政治体系充满了活力和繁荣。

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进程的开始。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目前,世界已进入动荡变革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以前我们顺势而为,机会更好把握;现在要逆风,抓住机会的难度突然加大。与此同时,社会日益多元化和开放,各种利益博弈和冲突日益增多。很多事情都会遇到“困境”,甚至“困难”。许多问题不是简单地大声呼吁、增加资本投资和出台新政策就能解决的。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发声热情越来越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对抗和辩论,是民主政治生活的常态。治国,一定要学会在这种环境中寻找共鸣点,善于把无数的民意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全国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利用好两会等平台,开阔视野,集思广益,多讨论事情,多讨论事情,多讨论事情。历史证明,“中国式民主”很管用。在新的形势下,如果我们继续刺激系统的效率,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两会是直观感受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和独特性的契机,也是巩固制度自信、坚定前进的节点。当越来越多具体而细微的梦想在这个平台上寻求“最大公分母”的时候,势必会联合“九牛爬山,各尽所能”的努力,写出更多充满希望的中国故事。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