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华图教育 2021-03-11 10:22

一、【背景材料】

习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出席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了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和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历史故事,阐述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二、【解读分析】

一部中国史,是各民族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巩固团结的伟大祖国史。从先秦“五方之民”共享天下,到隋唐“六水同风,九州同经验”,从“洛阳家家学乐虎”,到“千里羌人尽唱汉歌”,从文成公主入藏,到土库曼归东……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正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亲近,中华文明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能长久的成长和繁荣。

要建设强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根本事业。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团结、发展、繁荣各民族。只有党的领导贯穿于搞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各个方面,才能保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拥抱,提高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要建设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设各民族共享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是民族和谐的灵魂。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对于建设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的精神家园、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牢固理念至关重要。要认真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全面推广使用国家统一教材。要更加突出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中国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各民族只有在文化上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民族团结之花才能盛开,民族团结的“同心圆”才能越长越大。

要建立一个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应该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定不能少。在云南省公山县独龙江乡,一千多名村民都住进了新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在四川省大梁山阿图利尔村,344名村民走下新建的2556级钢梯,爬上了这座贫困的大山。28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这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缩影。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社区意识的坚实基础。

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精神力量的灵魂。同心同德,建设中国梦,是全体中国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深入开展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必将使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辉煌和梦想。

更多推荐

遴选备考时间不足一月,咋办?

2024-02-15 09:46

真正的批评都是点亮优秀的灯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18 02:07

公务员遴选考试分几类?遴选考试有哪些类型?

2021-05-19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