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抓好网上舆论工作,共画网上网下同心圆

华图教育 2021-03-04 10:22

一、【背景材料】

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互联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对社会思想、文化和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新的舆论领域。与传统的舆论领域不同,网络舆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有话筒,每个人都是话筒”。网络舆情传播的快速性、突发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给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扎实做好网络舆情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舆情工作应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解读分析】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价值交融和交流的新阵地。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离不开网络舆论的价值取向。如果不主动宣传,引导不当,别人可能会在舆论引导中带头,抢占主动权和话语权,可能会让负面舆论占上风,误导民众,转移民众注意力。如果失去了网络舆情的正确价值导向,负能量会很快填补。正面网络舆情在关键时期发挥着统一思想、集中力量的价值和力量;错误和负面的网络舆论会给社会带来偏离方向的后果,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秩序和稳定。因此,做好网络舆情工作,首要任务是加强网络价值引导,促进社会诚信,始终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多元化中的“统一化”指导地位。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巨变,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舆论环境,更需要主动及时发声,传播主流观点,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强大的网络舆论支持。要通过网络舆论工作发挥意识形态价值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网络宣传;唱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团结奋斗建立共同的思想基础;集中亿万网民的思想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抓住青年网民的重点群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应该聚焦在哪里?”为了增强网络舆情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努力分析和研究群体特征、现实需求以及满足他们需求的途径。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9亿。虽然近年来中老年网民数量有所增加,但大多数是年轻网民。而年轻网民在学历、收入、认知等方面差异很大。,并在人格表现和权利表达上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写手等新兴网络群体,工作做得不好,可能会成为负能量;如果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可能会成为正能量。因此,围绕青年网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要主动发声,及时应对,积极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此外,学生群体也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对象。青年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还处于形成阶段,容易产生波动和冲动。因此,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下棋,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思想工作,引导青年学生成为唱响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的重要力量。

强化网络法治的保障功能。没有规则,方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做好网络舆情也离不开网络法治的保障。目前,网络上仍存在散布各种谣言、侵犯个人隐私信息、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利用互联网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传民族分裂思想、煽动暴力恐怖活动等。,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有直接影响。正如秘书长习近平所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网,过不了长期裁定。”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全面推进法治的要求。要加快包括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内的网络立法工程,建立健全网络法治体系,为网络舆情引导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有必要加大网络攻击的力度。对于在网络上侵犯他人权益、违反法律法规的人,必须严惩,使法律真正成为网络行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要不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网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引导网民自觉理解法律用法、遵守法律,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法治氛围。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体制杂谈】体制内哪些岗位升得快?

2023-12-22 16:52

将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7-04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