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上海遴选政策理论】上海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措施解读

华图教育 2021-02-28 10:18

一、【资料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投入更多精力,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解读分析】

主要内容有:

一是严格控制社会专项任务,严格控制教师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党的各级委员会和政府应统筹安排各种专项任务和街镇社区工作等,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其他活动,应严格控制种类和数量,禁止随意进入校园。入学后的社会事务由教育部门严格按程序统筹安排,一般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一般不得安排教师上街执勤或从事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不得擅自进入校园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减少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创设事项。对检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事项进行规范,严格控制总量和频率。对涉及中小学、教师考核的各类事项进行清理,可以合并的合并,可以取消的取消,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相关部门每年对进入校园的各类考核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项。

二是优化各种类型的考核方式。全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各类考核事项,推进表格一表化、电子化,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进行,不能层层加码,不能扩大范围,不能增加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表格数据,不能要求中小学教师重复上报各种数据,不能多头填表,切实做到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腿。不能用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像等代替实际工作评估,不能只进行工作安排后的各类考核。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克服形式主义,重复性、小题大做,不搞形式和走过场。

三是简化各类统计报表项目。全面规范管理涉及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统计、报表填写和调研等信息工具。教育统计工作,除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和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备案的统计项目外,不得另行安排。其它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相关报表填写、调查等活动,须经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部署。尽量每年减少各种类型的统计项目。相关部门的教育统计纳入市年度统计计划,统一部署,原则上不再单独入校开展。

四是统筹开展各类教育宣传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宣传活动,应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分层次进入校园。如果中小学已经有了类似的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教学安排,不能重复。

五是严格规范教师抽调借用行为。对中小学教师抽调借用进行严格限制和规范,坚决杜绝因抽调借用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对于确实需要抽调借用的人员,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可以统筹安排少量抽调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并经教育部门同意,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

六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实效性。设计并科学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包括培训、讲坛、论坛和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有效性。整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可以合并的合并,可以取消的取消。增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死灰复燃。

七是简化校内各种类型的考核程序。各级教育部门应科学合理地确定系统内各类考核评价指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避免指标繁复、层层加码,不能简单地以评先评优、会议纪要、台账记录为评价标准。我们坚持明察暗访相结合,既要注重发现问题,又要注重解决问题。提高过程性评估的比重。能利用信息平台,通过日常评估、抽查、社会和家长评估等手段,获取各种评估结果的,不再组织大规模的入园检查评估。

八是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完善能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着重评价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教书育人业绩和一线实践经验,严禁简单地把升学率、考试成绩等作为唯一性的评价指标。制止以考代评,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机制;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合理分配与界定,以及工作量的科学核定。在对班主任工作和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家访等考核评价中,要实事求是,杜绝形式主义。

九是加强数据管理。完善职称评审、课题申报、评优评奖、教师资格认定、定期报送等程序,充分利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和相关信息平台,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借助国家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教师信息数据库。要切实加强对教师相关信息的管理,建立定期集中收集制度,完善数据信息,及时更新完善。相关部门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通办",实现教育相关数据的共享与交换,需要其他相关数据的,由市教委协同市大数据中心、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办理,统一协调后进入教育信息系统采集。

十是建立减负年度审批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部署,依法依规开展各种检查活动,并对各类社会事件进行处理。学校各部(室)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类考核及各类入校社会事务时,按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年度计划、审批报备制度,在年初分别报同级党委办公厅(室)审核,由党委办公厅(室)统一报党委批准执行。针对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类考核实行动态监测,对临时启动的各类考核和进入校园事项进行及时预警。除了教育部外,其他部门不得自行设立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类考核项目,确需设立的要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按程序执行。

十一是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党的各级委员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审批、备案制度。党的各级委员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进行宣传和指导,督促落实。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教育督导和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要对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种考核事项以及各类进入校园的社会事务进行全面考虑和系统设计,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纳入本部门的考核体系,并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减负长效机制。各级中小学要认真落实对教师进行减负的各项工作。各级教育工会要依法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各项权益,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减轻教师负担。

更多推荐

在“上海合作组织日”招待会上的致辞_遴选笔试备考

2022-07-06 10:53

【地方遴选政策理论】发展“智能生态”

2022-04-29 17:16

【上海遴选政策理论】上海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解读

2020-12-12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