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在延续优秀传统中推进中华文化开拓创新

华图教育 2021-02-25 12:01

一、【背景材料】

2月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指南》和《中小学革命传统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小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课程的部署作出了安排,强调以识字为主,系统规划,强调语文、历史、道德和法治(思想政治),侧重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有机等学科。

二、【解读分析】

没有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就不可能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国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来源。对于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ClydeKluckhohn)的解释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是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也是历史的沉淀。这些人文主义符号,如民族的、情感的、信仰的、历史的修辞表达,最能引起人们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文化身份是情感身份、民族身份和价值身份的抽象表现,而情感身份、民族身份和价值身份则是文化身份在个体或群体层面上的表现。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信,是关系国家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的重大问题。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使中华文化焕发出永恒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走自己的路,拥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拥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是中国人民应有的信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信念。”

长树之人,必固其根。应始终坚持中华文化的立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地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继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基因,保证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在世界各文化思潮的碰撞与激荡中,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从历史与现实来看,一个被遗弃或背叛的民族,不仅不能发展,更有可能上演历史悲剧。坚持中华文化立场不是文化保守,更不是自我封闭,而是更好地兼收并蓄,更好地“不忘初心,向外学习,面向未来”,学习要学,创新要学。党的十九大提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还要宽广的胸怀。”要从不同文明中寻找智慧,汲取营养,坚持在“各得其美”的前提下,共商共建人类社会的“美与共”,实现天下大同。

我们要坚持创新转化,创新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创新转化是指对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其活力;创新发展则是指对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完善,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从内涵上看,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当代价值,从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转换和创新,利用新时代赋予的表现形式,延续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强大基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当前,各种智能技术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和想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地不网”的虚拟时代。加快科技领域的振兴,促进科技创新转化和创新发展,持续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国之重器在我手中”问题,坚定创新自信,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基础研究,切实增强中国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文化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