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加强涉外法治工作

华图教育 2021-02-24 10:16

一、【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综合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协调推进国内法治和外交法治。”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国际治理,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国际法治秩序。

二、【解读分析】

历史和现实证明,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和合理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对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法律秩序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中国等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为了促进合作与共同治理的共同开放,不应允许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应建设性地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开放的世界经济建设。”中国加强外交法治,重点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合作。我们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选择自己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体系,推动各国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外交法治,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目前,国际规则的发展进程正在加快,许多国家试图在外层空间、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提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规则。我们应及时跟进研究,提出符合国际法治和中国实际、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建设性建议,增强中国在国际法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国际执法和司法合作,促进国内法与国际规则的衔接,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建设。

目前,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法治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的数量和规模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预防大规模传染病、反恐、应对金融危机等诸多领域,国际组织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加强涉外法治工作,要加大国际法教育和研究力度,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重视向国际组织输送涉外法治人才,为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政策制定、规则设计和日常管理提供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水平,共同为全球治理改革做出贡献。

中国法律的域外适用是涉外法治的重要环节。立足全面对外开放的现实要求,加快我国域外法律体系建设,推进涉外法治重点领域立法,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着力解决对外贸易和投资规则不完善等问题。优化国内法律体系,及时修订和废止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国内法域外适用的制度功能。面对单方面制裁和一些没有国际法的国家所谓的“长臂管辖”,我们必须坚决用法律武器反击。综合运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占领法治和道德制高点,不断增强涉外法律斗争的主动性,更好地为“一带一路”优质建设服务,更好地维护中国企业和海外公民的合法权益。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